第23部分 (第4/5页)
送早膳,只熬一碗紫粳稻米粥送来就好。”
西门吹雪俯身,在叶孤城带有一线红迹的右边眼角亲了亲,道:“嗯。你今日,多休息一时。”然后才揭起帐子出去,唯余床内一丝隐约的梅花寒气。
叶孤城又在榻上躺了一阵,直待下人送了粥进来,喝毕,才略显僵硬地起身,命人拿了件扣颈交领的梨花白箭袖长袍,慢慢穿戴整齐。(西门,你小子害得咱叶大不得不穿高领……欠抽打啊……)
叶孤城盘膝在榻上打坐了近一个时辰,正静心调息间,却忽听管家在阁外道:“禀王爷,宫中传旨,召王爷入宫议事。”
今日本是景帝初愈后第一期朝会,但景帝念长子近来操伐繁劳,既要不离自己榻前侍奉,又需处理政务,诸事缠身,因此昨日命其回府之时,便吩咐叶孤城今日不必上朝,但此时,却不知因何又有传召。叶孤城听了管家禀报,遂起身命人取来朝服,众侍女迅速服侍穿戴,不过一刻钟有余,亲王府中轿舆便已朝了宫中方向行去。
一群内监执着拂尘在前带路,叶孤城刚入殿门,以他耳力,就清楚地听见一阵阵促迫的人声从殿内传来,似是在争执着什么。
景帝端坐在龙椅间,下首一众四品以上的大臣皆立在殿中,以几名老臣为首,正各自据理而争。今日朝会之上,于文武百官面前,太傅李文渊以‘国一日无储君,则民心浮动’为由,上言奏请景帝,册立太子。诸臣于片刻思虑之后,纷纷出言附议,但因景帝现有二子,致使朝中官员顿时分为两派,于朝堂之中,争执不休。景帝见状,遂宣旨退朝,召四品以上大臣前往雍律宫商议。
“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年,自是可庇我天朝臣民万载。只是自古天心难测,前时皇上龙体骤然染恙,天下惊俱,人心不稳,幸而得上天护佑,陛下洪福,已自大好,但臣每每思及至此,却仍是忧烦难安:倘若圣上一旦百年,天下何以自处?因此于今日上书请求陛下速速册立太子,以定人心!”
太傅已李文渊已年届七十,方才一番话出,若于旁人身上,怕是已触了忌讳,但他乃是朝中数十年的老臣,向来忠耿厚直,只以朝廷为己任,再无私心,因此景帝并不以为忤,只温言道:“太傅所言自是有理,朕心中亦有此意,只是此事关碍甚重,干系国运,究竟如何,众臣工还当再议。”
“陛下,老臣以为,太子一事,事关国本根基,必当慎重。”太傅须发皆白,一礼而下,“国有定例,自古立长不立幼,因此老臣贸言,恳立肃王!”
“臣有言!”尚书令执玉芴出列,“肃王虽为长子,然瑞王乃皇后嫡出,子凭母贵,身份之高,可为太子人选!”
“臣附议。”
“老臣附太傅之言,举荐肃王。”
“臣有言,附议尚书令大人。”
……
“儿臣参见父皇。”
众臣正争执间,就见一袭人影缓步进到殿中,直停在诸人右列前首。叶孤城施身一礼,景帝抬手止了,道:“朕本欲让你在府中休息几日,只是眼下事关重大,你自应在此。”
叶孤城何等耳力,在外时就已听见殿内所言,于是眼下不动声色,只立于前首,身旁瑞王见他到来,眼底闪过一丝喜色,但随即又似是想起什么,面上掠过一道莫名的意味,在队列中沉默不语,心下暗暗思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除了当今圣上,谁又能说‘但凡意属何事,自可得取’?……'
如此,如此……
“肃王理事果决清明,为人恪正,公允无私,前时陛下有恙期间,一应朝廷内外政务,多由肃王统理,直至陛下龙体康健,未有丝毫失乱。而瑞王虽亦有能,终究弱冠未久,历练非厚,不若肃王。因此臣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