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3/5页)
也许是认为养蚕比种庄稼划算吧,大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边溪那片高滩全部被种上了桑树,四五月间,它一片绿色。桑林里桑椹很多,我们专摘黑紫色的吃,嘴巴、双手弄得黑乎乎的。可惜,好景不长,那片桑林后来被砍光了。
同样,我们开垦的那些小园地,后来也被洪水彻底地给冲毁了。
2005年7月29日于乐成马车河
。 想看书来
芙蓉中学两题(1)
说不清楚的事
公元1966年秋,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很快,“文化大革命”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国。
“文化大革命”的主角是红卫兵。红卫兵的口号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红卫兵绝大部分是大、中学生。芙蓉没有大学、中专,只有中学,于是,芙蓉中学遂被发酵成为本地区的革命、造反中心。
在革命、造反的日子里,芙蓉中学先是造人家的反,接着是自己造自己的反,最后是人家造它的反,演绎了许多荒唐的故事。
1966年下半年,芙蓉中学先是造人家的反。
红卫兵选择的第一个造反目标,就是前垟祠堂。
芙蓉中学建在前垟村东首,与前垟祠堂紧贴在一起。祠堂的东墙开有小门,小门面对中学的操场,它黑洞洞的,师生夜里从它面前穿过,心里都发毛,生怕里头伸出什么手来,被捉了进去。广大师生强烈要求在操场与祠堂之间打一条围墙,以求清净安全,但前垟村村民坚决不同意。师生们无可奈何,只是怀恨在心。因此,今天造反,红卫兵们想都不想,先拿前垟祠堂开刀,大家振臂欢呼,齐齐冲杀进去。
这次造反,前垟祠堂算是倒尽了霉,里头的东西,乒乒乓乓,被砸得稀巴烂。村民们心里很明白,芙蓉中学这是在借造反之名,行报复之实,但谁都不敢吭声。的确,红卫兵的最高统帅是毛泽东,谁反对红卫兵,谁就是反对毛泽东,谁就没有好下场!
第一次造反尝到了甜头,红卫兵们兴奋不已,大家索性不上课,冲出校门,放开手脚大破“四旧”(即旧文化、旧道德、旧习惯、旧势力),结果,芙蓉境内的庵堂庙宇均遭到重创,菩萨金刚及神龛香炉被一扫而光。而且,破“四旧”运动迅速扩大化,碑文、牌坊、牌匾,院子、亭子里的楹联,甚至带有龙凤图案的家具、用具,也统统被视为“四旧”而遭到毁坏。红卫兵还把造反矛头对准“牛鬼蛇神”,和尚、尼姑、道士、算命先生、灵姑、巫师等,无不闻风丧胆,落荒而走,有的被追得无路可逃,竟钻进了鸡窝。而地主、富农、反革命、右派、坏分子等“五类分子”,差不多个个家里被抄,抄出的东西,大部分被一把火烧掉;有的不让烧,犟头犟脑,于是脑袋被扣进灯笼,糊里糊涂地被拉去游街。上街周协合家的店堂被抄个底朝天,周协合埋怨其父亲:“都是你,都是你。”其父亲则跺着脚哭喊:“你个儿,你个儿,我……我有什么对不起你,我就是地主出身不好啊!”他脑袋照样被扣进灯笼。
造反如此轰轰烈烈,许多人整天跟在红卫兵屁股后头看热闹。其时,我读小学六年级,也当跟屁虫。一天,上午在营盘观看造反,可中午回到家,却发现自己家里也被抄,店堂里一塌糊涂,而贴在板壁上我作的“双枪老太婆”的图画也被连根撕去。此事对我刺激很深,我感到又羞愧又害怕。
红卫兵们为汲取革命和造反的力量,无不学毛泽东的样子,身穿绿军装,一副地道的军人打扮,并无不胸佩毛主席像章,还用雕刀刻、用针线绣毛主席的画像,甚至迎抬“红宝书”(即《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红宝书”用红绸包着,端放在椅子上,椅子绑上四根竹杠,由两人抬着,沿着田埂小路,绕着各村慢慢地游行,椅子后头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