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3/5页)
从我的评价体系里来看,我觉得他们现在拍的大片远不如他们的小片,比如说《十面埋伏》远不如《秋菊打官司》,《无极》远不如《霸王别姬》,这一点我坚定不移,但是我认为他们在做一件什么事呢,他们在做一件让中国电影进入工业化生产、进入工业化流程、完全进入市场化的尝试,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后来的电影是从零开始的,也许你原有的口碑、原有的影响力对这个市场就会构不成太大的影响。同时存在的情况是,即便是我们认知当中的好电影,也不一定能进院线。
胡吗个:从这个角度说,《无极》和《十面埋伏》它们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化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崔永元:当然了,也许非常了不起。
胡吗个:你是以前就这么宽容,还是后来才这样?
崔永元:我觉得是我在长征的时候,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因为是在走路嘛,扛着自己的脑袋走路,那时候我在不停地想,我忽然想明白了这件事。
中国电影如何面对好莱坞
胡吗个:刚才说到我们认知的好电影进不了院线,那这些电影怎么存活?
崔永元:它没法存活。
胡吗个:那未来这种片子就消亡了?就没有了?
崔永元:对,现在看来是这样,为什么?它是因为电影市场畸形造成的,似乎跟制造者和消费者都没有关系。
胡吗个:你是说在中国消亡了还是全世界范围内都会这样?
崔永元:全世界范围内不会这样,比如在美国,它的电影的市场化机制是健全的,现在全世界想走市场化电影的、想走工业化电影的都在研究好莱坞的方式,它的市场是健全的,我们不健全,我们在1949年以后就没有过工业化的电影,什么叫工业化电影,就是市场上的产品,就这么简单。
胡吗个:那你说怎么办,比如说像我这一批人,算电影爱好者吧,我们更喜欢看的一些片子可能不太符合大众口味,在中国以后就没这块了?
崔永元:话题到这儿我觉得就有意思了,这就是我不断在深入思考的事,这个事我觉得要从两个层面上来看,第一个层面,我们要想工业化或者商业化,一定要健全的商业运行体制,这跟你卖东西是一模一样的,要有执照,要有质量监督,还要有售后服务,要一条龙,要配套。而我们目前的电影体制从剧本审查,到拍摄流程,到完成片的审查,到进入市场以后和发行商、发行环节的谈判或者共同经营,是不是符合商业规律,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只说一点,比如剧本审查签字制度是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如果我通过了你的剧本,而你拍出来的跟剧本不大一样,那我就有权力不让你上映,这个就不是艺术生产的管理模式。你写歌肯定有这样的感觉,会有灵感凸现的时候,对吧,我在拍摄现场也会有突如其来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候不是细枝末节,是大的命运、大的结局的变化,对吧,而你一个艺术产品的验收者不接受这个,就让艺术的康庄大道变得蜿蜒细长,就是说我们目前的审查制度不是为电影商业化、为电影工业化设计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崔永元 胡吗个:每部电影都有一部传奇(4)
第二,现在的情况是,拍什么样的电影不是电影人说了算,而是院线说了算。院线是不讲艺术气质的,换句话说,院线不为中国电影多样化负责。院线是什么?院线就是个卖商品的地方,电影不好卖就卖别的。你别笑,你忘了咱们的体育馆和博物馆疯狂卖家具的年代了。为了讨院线老板的欢喜,拍电影的偷偷拍了一部艺术片也得高喊是商业片。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很简单,让院线和拍电影的是一个经营者,这又是体制问题。
第三,就是电影从业者对社会有没有责任和良心,这个东西也特别简单,比如你胡吗个是一个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