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4/5页)
音乐碟片的,对你道德和责任良心的考验就是你是卖正版还是卖盗版?你是原创还是抄袭别人?那么在原创和抄袭、正版和盗版之间,它最重要的话题是什么呢,是迎合市场、迎合消费者,盗版就是应和消费者,又便宜又能看到好东西,抄袭也是,那个东西你熟悉,再给你来一遍,对不对?就是这样,我觉得这是对艺术家的考验,对电影人而言,这个要求很高,既要求他是一个艺术家,还要求他会经营,同时要求他有良心有道德有责任感,这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要求,那么他们可以把这些东西统统地扔掉,他可以说我不负担这些,太累,我就是拍电影挣钱,拍电影活命,他愿意扔掉你就没有办法。现在的这个势头是他们没有扔掉,所以大家对他们要求都很高,好像他们肩头承担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的重担。当良心道德责任都存在的时候,电影的多样化,丰富性,文化含量,就有可能得到保证,而只迎合市场的前提下,就无法保证。比如说《千里走单骑》也许有一些口碑,但它市场上完全不如同时期的《十面埋伏》,这时候就给你出一道难题,你是要这个,还是要那个,要这个可能就得维系中国的艺术电影,维系中国电影的文化、格调和品位,要那个可能就是票房,就是挣钱,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在中国做一个电影艺术家太难了,但是这几个字从来就是难的,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度,做电影艺术家从来都难,做电影人很容易。
胡吗个:刚才你说三个层面上,第一个你说的制度,在中国的现阶段有办法解决吗?
崔永元:咱们谈下一个问题吧。
胡吗个:下一个问题是什么?
崔永元:我在长春的时候了解到,吉林省在1985年左右,每年的票房是五千万人民币,那个时候的电影票是几毛钱,五千万,你换算一下,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也就是现在在吉林省一个地方就有五亿的票房,就是这个概念。再说说那个时候电影票房是怎么形成的,一个是文化生活单调,看电影是个很重要的事,第二是票价低,第三是有系统有组织的观看,比如工会组织观看,白送你电影票,这是你的福利,而当时的观众乐于享受这种福利,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原始股,这种福利显得很好。当然,这种很好不值得怀念,因为他不是市场经济。
胡吗个:那这个里面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科技的作用,现在家里的影碟机,互联网,让电影能走进千家万户?
崔永元:我从来不认为这些东西对电影有影响,这是两回事,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太少进电影院了,统计数字是每个人每五年进一次电影院,这是官方给的。所以,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看电影。
胡吗个:那你理解的“看电影”是什么?
崔永元:就是一大堆人,在一个大黑屋子里,四面全黑,盯着银幕,这才叫看电影。看电影它有个互相感染的状态,就是观影者观影期间产生的冲动,或者厌恶,然后互相带来的心理感应,这是很奇妙的。为什么电影和电视有那么大的差别,就在于这一点,因为电影是在黑暗中享受,而电视是在光明中享受,你在家里可以把灯开得通亮一样可以看电视,而这个电视的特点是形散神也散,你可以抽烟,可以喝茶、可以聊天、可以上厕所、可以打电话、可以发短信,你什么事都可以干,你一个电视还能看完。
而电影是要求你全神贯注,你想想,当一堆人在一个黑屋里全神贯注看电影的时候,他怎么会不挑剔呢,那么大的银幕藏不了拙,每一个细节都会让他玩味和挑剔,而电视就很难了,电视我穿帮那块你没看到,我人物性格不衔接你也没发现,所以电视的验收是非常宽泛的,所以电视的观众骂都骂不到点上,我们自己是做节目的,我们知道我们的软肋在哪儿,而观众根本看不准,他们骂街也是以泄私愤图报复为主;而电影观众、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