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5页)
邵局长立即和县大队取得联系,决定从公安队和县大队挑选200人,组成一支精锐的战斗队伍,分为长枪队、短枪队,黑夜急行军,直逼匪巢。
夜,没有星光引路,泼墨般黑。
一支荷枪实弹的武装队伍,像一支离弦的箭,射向马踏区凤门村。
凌晨1时许,队伍到达目的地,各小组立即按计划,进入了战斗岗位。
短枪队有24人,分为三个小组,用软梯翻越围墙,潜入院内,分别埋伏在炮楼门口的两侧,负责监视院内的动静;长枪队则把庄园团团包围,并在正门外架起机枪,加强外围的火力封锁。
凌晨5时,一名队员因抽烟的火光引起炮楼匪哨的警觉。
匪徒发现被围后,在惊慌中匆忙突围,仓皇地向楼下开枪,并扔下一颗手榴弹,在炮楼门口爆炸。接着,炮楼里滚下两个匪徒,企图乘着火力掩护突围。埋伏在院内的短枪队员,立即以密集火力,封锁炮楼门口。这两个匪徒见势不妙,立即卧倒在地,短枪队员立即上前把两个匪徒擒获。
邵局长敏锐地洞察出匪徒的企图,是想实施弃卒保车之计,以两个小卒的生命来侦察公安火力的虚实。于是,邵局长立即指挥院外长枪队向炮楼猛烈射击,让陆匪放弃逃出重围的侥幸心理。霎时间,长、短枪和机枪声大作。
在组织火力猛攻的同时,剿匪队还发起攻心战,打一阵子后,就停了下来,齐声喊道:“你们已被重重包围,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喊完话,又继续开火。
匪徒们见突围无望,只好下楼缴械投降。匪首陆湘领先跳下炮楼,哀求道:“不要打了,我们缴械投降!”短枪队员立即跃上前去,举枪顶住陆湘,缴下他的驳壳枪和左轮枪。其他匪众见首领已被缴械,纷纷举枪投降。
9。将红旗插上南澳岛(1)
南澳位于粤东近海,素有“闽粤咽喉,潮汕屏障”之称。
国民党败退广东大陆前夕,余汉谋委任大土匪洪之政、吴超俊为“挺进司令”,并将南澳定为###基地。这支1700多人的反动武装,为非作歹,严重威胁粤东地区的安全。
广东军区下达命令:第四十一军渡海作战,解放南澳。
炮声隆隆,千帆竞发。一场激烈的登陆作战迅猛展开……
1。 南澳岛,国民党残兵败将的“海上堡垒”
位于粤东近海的南澳岛,素有“闽粤咽喉,潮汕屏障”之称。
解放前,南澳岛历来是海盗出没之所。
1947年12月,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宋子文派喻英奇到潮汕任行政督察专员兼第五“清剿”区指挥官。喻一到任,即将桑埔山土匪、南澳海盗收编为伍,将当地著名匪首洪之政、陈汉英、吴超骏委以重任。
1949年10月,国民党败退广东大陆前夕,广州绥靖公署主任余汉谋正式任命洪之政为“广州绥署挺进第一纵队”司令,吴超骏为副司令。
老奸巨猾的洪之政,眼见国民党大势已去,连忙召开紧急会议,将南澳岛锁定为最后的###基地,由吴超骏负责经营,自己则出走香港避险。
10月23日,吴超骏、陈汉英等人在解放军的军事压力下,伪装“起义”。
11月下旬,吴超骏拒绝整编,率部叛乱,潮汕军分区立即组织围歼。
12月中旬,吴超骏逃至宫田,乘船逃往南澳。
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胡琏逃往金门后,得知吴超骏拥有千余匪众,盘踞南澳,是一支“可用的反攻力量”,便派第五十八师少将师长郭梦熊赴南澳,任“华南###救国军”司令,以控制和利用吴部。
台湾国民党当局的特务机关,有意将南澳作为“###”的前哨和补给站,特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