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2/5页)

将逃台的原国民党南澳县县长黄绍宗派回,作吴超骏的副手,以加强南澳的###力量。

这样,面积不过170余平方公里的南澳岛,成了国民党残兵败将、海盗土匪、地主恶霸三位一体盘踞的“海上堡垒”,变成了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前哨阵地”。

为了实现他们的“反攻”美梦,统一岛上的组织指挥,台湾当局任命吴超骏为南澳总指挥,黄绍宗为副指挥,并将岛上的反动武装1700余人编为2个团、2个警卫营,划分了4个防区。

这伙匪徒在暂得安栖之所后,即在附近海域拦截船只,抢劫财物,并不断派出人员骚扰沿海,严重威胁着粤东地区的安全。

()免费TXT小说下载

2。“旱鸭子”练成“海上蛟龙”

1950年1月,我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兼广东军区下达命令:第四十一军准备渡海作战,解放南澳,消灭吴超骏匪部,确保南大门的安全。

1月上旬,四十一军奉中南军区命令由桂入粤,于中下旬到达指定位置,军部驻惠阳,一二一师驻潮汕地区,一二二师驻西江地区,一二三师驻东江地区,分别担负驻守地区的剿匪任务。

接受攻打南澳的命令之后,军首长决定由一二一师具体执行,并与中共潮汕地委、专署,以及潮汕军分区共同商量部署,就渡海作战的船只、船工、气象、后勤支援,以及解放后南澳县领导班子的组建等问题,一一作了安排。

一二一师官兵为了完成这一光荣任务,紧急投入了艰苦的海上作战训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自北方,不习水性,有的还未见过大海,是名副其实的“旱鸭子”。

要让“旱鸭子”下海,并非易事。一开始,很多人晕船、呕吐,吃不下饭,但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鼓舞着每个人不畏艰险,不惧海浪,一往无前。

经过近一个月的海上大练兵,终于使大部分官兵初习水性,有的人还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手。

“旱鸭子”终于成了“海上蛟龙”。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渡海作战工作即将就绪。

四十一军副军长李福泽来到了前线,与师团领导干部一起,研究作战部署。

9。将红旗插上南澳岛(2)

一二一师参谋长韩复东就南澳岛的地形、匪兵力布置等情况向军首长作了汇报:

南澳岛长30公里,南北宽,西部为公里,东部为10多公里,面积为170平方公里,山地占70%。

环岛周围可靠岸和停泊船只的港湾较多,北岸从长山尾至西阁后一带,就有11处不受潮水涨落影响的登陆点。

在南澳岛与粤东大陆之间,还有三个小岛,可以停靠船只和安置火器,是南澳后江的咽喉。

匪首吴超骏的司令部设在县城隆澳,其防御重点是西起长山尾,东至走马铺、青澳一线的北岸。

匪第一团守备在中部地区,第二团在东线,两个警卫营在西线,岛之南部防线较弱,仅有保安队百余人防守。南澳距福建东山岛20海里,国民党第十七军残部驻在该岛,需防来援。

军、师首长经对南澳岛匪情、地形、气象等诸因素的分析之后,确定采取宽正面、多路突破、分头登陆、集中作战的办法,歼灭南澳之匪。并要求登陆后,首先控制要点,巩固滩头阵地,夺取侧翼,清除匪徒火力点,然后分路向攻击目标前进,向纵深发展。

参加作战的主攻部队由步兵第三六二团、三六三团、潮汕军分区第一团一营,以及一二一师山炮营组成。步兵第三六一团为第二梯队。

具体部署是:

三六三团攻取南澳岛西部。以一个营在下田鞍登陆后向隆澳镇发起攻击,夺取南澳县城,迅速摧毁吴超骏的敌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