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4/5页)
超,我个人都觉得十分的酷。新能源的大门已经打开,车企们会甘于落后?绝对不!”
“甚至我可以说,因为特斯拉的成功。电动车的门栏比传统汽车低,技术爆发后。将会有更多的创新者,投入到该领域中。”
“这整块产业。缺少一个推动它的手,我们就是那只手!”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金融大亨,对新技术的前景十分看好。他动用了手底下的情报、评估资源,理智的说,新能源产业爆发还得等。但这个是可操作的,只要科技过关,剩下的重在人为。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印证了他的预测。
车企最担心的是供应问题,就怕情况像苹果三星一样。苹果垄断了而三星等死,所以它们必须要拿一点股份,哪怕是1%,也意味着有了话语权、投票权,董事会里安排人,对未来大有裨益。
富国动力愿意让出一部分公司的股份,也终于让这帮车企安心。它们的主营业务是汽车,但在新能源时代,电池的制约比重会上升!车企为此大动干戈。乃至形成产业联盟都有必要。
而当车企投入资金去参与后,自身发展还能慢下来?
这又印证了史蒂夫的推论。
随后应对竞争者的问题,也已经达成一致。形成联盟的车企们有必要保护自身利益,便动用各种关系。舆论、经济乃至于政治——它们声援富国集团,号召对知识产权的尊用、保护和支持。
给马儿吃草,果然就跑得快了。这么多重量级巨头联合发声,并且一致倒向富国集团。其影响力涵盖了经济、政治领域。美国、欧盟等国都很慎重的对待,内心也清楚。日本人被将了一军。
车企们都选择富国动力的电池,谁还会在乎技术更弱的丰田?
既然不在乎更弱的技术,为了讨好富国集团,顺便在丰田身上踹一脚,打击这个汽车界的巨头,何乐而不为?
利益相互影响,事情便顺理成章。
唯独丰田的高层的得知消息后,差点吐血。
“这帮欧美列强!”有人这么称呼目前的产业联盟,它们和富国集团勾结一起,瓜分着丰田的未来。
在日本国内,本田也与外企联合,势必要抢夺新能源市场。可以想象,它们必然会对丰田形成巨大压力。
这一举动不光导致丰田股价下跌,甚至日本国内的相关锂电池产业,也受到了新技术的严重冲击,频频下滑。
丰田的老总头疼:“我们还有什么办法?”
下面众人面面相觑,想要说些重振信心的话,可现实太残酷,富国集团拉拢了大量车企、幕后财团的支持,经济、政治都被它们左右。日本的财团再强,也有心无力,很难与这么多力量抗衡。
沉默许久后,有人说:“我们发动手机电池领域的攻势,从这方面争取突破,垄断对富国能源仍旧是个威胁,就算无法击败它们,也要反咬一口。”
“同时加大投资新型电池技术,新能源这一块明显有人在暗中推动它,新时代会提前到来,我们无法阻止,只能追赶。”
……
确实,除动力电池外,手机电池尚待解决。
七亿部手机的生产商,虽然不至于联合起来,但也不是一盘散沙,以三星为首的,只要它们发挥号召作用,对富国能源还是存在威胁的。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这堆麻烦,还需要一个杀招。
应对垄断威胁,孟谦的办法是:“授权中低端电池技术。”
高端技术已经被华威和苹果垄断,不可能再放开,但富国集团还掌握着稍弱的技术,它们并未纳入合作协议里,只要不是以富国能源的名义,集团大可以再搞合资企业,以平息整个事件。
富国集团首先约见三星高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