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3/4页)
诧和敬佩的光芒,颤声问,“这……这兵书,你是从何得来?是何人所著?”
任天翔笑道:“将军别管从何得来,只说它可有价值?”郭子仪微微颔首道:“博大精深,字字珠玑。仓猝间我也说不出它有多好,只觉就像在茫茫黑夜中,一束闪电照亮了夜空,让末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子仪带兵多年,读过的兵书汗牛充栋,却没有一部给过我这种感觉。”
任天翔见郭子仪果然识货,彻底放下心来,拱手笑道:“既然如此,那它也算找到了真正的主人。不瞒将军说,这是千年前墨家祖师墨翟所著、从未流传后世的墨家兵书《九攻》。望将军善加运用,将来或可凭它建功立业,拯救天下瑜危难之中。”郭子仪点点头,仔细收起兵书,对任天翔拱手道:“大人赠书之德,子仪永世难忘!”二人拱手作别,任天翔带着杜刚、任侠、小薇踏上了回长安的归途。四人虽然都有伤在身,但经过一夜歇息后,车马劳顿已无大碍。唯有小川伤势太重,所以任天翔只能将他暂且留下,托郭子仪为他疗伤照顾,等他伤势复原,再回长安回合。
一路无话,十天后四人出现在长安郊外,看到那熟悉的城郭,任天翔心情陡然间愉悦起来。即便走遍天下,这座给了他最多回忆和故事的繁华城市,依然是他最喜爱的地方。
眼看长安在望,几个人不由快马加鞭,眼看就要赶到城下,任天翔却突然勒马停了下来。虽然还离着好几里,他已经看到城门外堵了无数车马,既有商贩也有携儿带女的百姓,人们正排着队等待进城。任天翔记得除了重大的节庆日子,城门外很少这样拥堵,除非是一种情况,那就是守城的兵卒在严格盘查,因而将人群滞留在城门外。
任天翔心思疾转,立刻就想到最大的可能——安禄山谋反的消息已经传到京城。他心中挂念留在城中的兄弟和妹妹,急忙纵马来到城门外,正想办法插队早点进城,却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撞到自己马前。二人四目交对,任天翔才认出,这少年就是小泽。
任天翔正要相认,却见小泽使了个眼色,然后转身就走。任天翔心知有异,忙控马缓缓跟了上去,小泽来到城门守军看不到的地方,这才回头道:“公子好险,现在城里到处都在抓你,你竟然还敢进城?幸好季先生令我到城门外等你,不然你不正好自投罗网?”
“抓我?为什么?”任天翔十分意外。
“安禄山造反的消息已传到京城,圣上在杨相国鼓动下,令御前侍卫总管严禄,在城中大肆搜捕私交安禄山的乱党。”小泽小声道,“你在杨相国眼里是头号乱党,自然是在通缉搜捕之列。”
任天翔一呆,忙问:“那义安堂兄弟和焦大哥他们没事吧?可曾被抓?”小泽忙道:“幸好季先生早有准备,发现势头不对,立刻带大家出城避祸。不过出城时还是跟御前侍卫干了一仗,损失了几个弟兄,这才侥幸逃了出来。如今义安堂的主要人物都已经撤出长安,城中就只剩下一些无足轻重的外围弟子,倒也不怕朝廷责难。现在从城里逃出来的主要骨干,正藏身郊外的一处道观,季先生特令我和两个兄弟,在几个城门外等候公子。”
任天翔一听这话,急道:“他们在哪里?快带我去!”
在小泽的指点下,几个人来到长安郊外一处偏僻的道观。这 道观的观主曾得过义安堂资助,是个值得信赖的隐士,因此这里便成了义安堂临时的落脚点。当任天翔在观中见到义安堂众人安然无恙,一颗悬着的心才悄然落地。更让他惊喜的是诸刚也在,问起别后情形,才知诸刚自范阳与任天翔等人分手后,照约定赶回长安报喜,没想到刚回到长安,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消息便接踵而至,这才与义安堂众人一起出城避祸,总算等到任天翔回来。
任天翔见洪邪和洪胜堂几个长老都在,却不见妹妹任天琪,忙问:“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