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5页)

论哪种行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培养的。

一般来讲、孩子从小没有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如家长不注意对孩子从小培养,而是包办代替,日后就会影响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12岁的凯文有个令人讨厌的坏习惯,他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把他的书包、鞋、外衣扔到起居室的地板上。虽然凯文偶尔也会按妈妈的要求把东西都摆放好,但大多数时间都是随地乱扔。对此,妈妈试过很多方法来矫正他这个毛病,但无论是提醒他,责备他,惩罚他,都无济于事,凯文的东西仍旧堆在地板上。

这天,妈妈终于看到凯文经过起居室而没有扔东西,她立即走上前去,轻轻地拥抱了一下凯文,并感谢他的体贴、懂事。凯文刚开始很吃惊,但很快他的脸上就充满了自豪。因为他将自己的东西带入自己的房间而受到了表扬,于是在这之后,他就尽力去这样做,而他的母亲也记着每次都对他表示感谢。慢慢的,凯文乱扔东西的坏习惯终于改过来了。

孩子坏习惯的养成总是同家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人有义务和责任帮助他们改掉这些陋习。很多的父母也十分明白这一点,可是却总是苦于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就不能容忍,常常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专家指出,家长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相反,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儿童故意扔东西,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1。得到反馈。东西扔在地上会有响声,会变形(破损,压扁,肢解等),他喜欢;

2。得到注意。他扔了玩具,家长一定要来管,一边替他把玩具放回原处,一边还要说教,偶尔还会打几下,间接地等于给他注意了,这比无人理睬要好得多。

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则是由于没有东西要收拾整齐的意识,或者父母就没有这种好习惯,孩子看在眼里,自然而然地也就学会了。

写给父母

针对上述原因,家长们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不予理睬

让乱扔的东西散在地上,他要用的时候找不到,这时再和他一起收拾,放回原处,使他有对比,知道哪种结果(散在或放在原处)是好的,慢慢地改正扔东西的习惯。

2、把不良行为变成好行为

针对他有把东西扔在地上的行为,可以用几个大纸盒,让他把东西扔到纸盒里。

3。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可以给他讲家里要有秩序(什么东西放在哪儿要有规定)的道理。

物品用完了,要放回原处,下次再用,就能马上拿到。也可以通过故事讲出这个道理。

4。经常和孩子一块儿整理房间,整理好了,一块儿欣赏。让孩子感受整洁的房间所具有的美感。

5。当有一天孩子主动收拾物品了,哪怕只放好一两件,也要大大表扬。表扬对巩固行为有很好的效果,受到表扬的行为容易再出现。

6。家长要以身作则,家中随时都要收拾得干净、整洁。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也就不好意思随处乱扔东西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7遵纪守法(1)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急剧上升,并趋向低龄化。据报道:浙江省1983年抓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995名,而1996年已达7663名,13年上升了倍。青少年犯罪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有一部分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对法律一无所知。北京市发生的两件事很能说明问题。

北京西城区某中学一男同学,向一名女同学借钱,人家没借给他,就用菜刀把人家砍死了。当公安人员逮捕他时,他还说:“警察叔叔,你千万别告诉我妈妈,告诉她,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