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3/5页)
为了衬托出后面色彩的明艳。梦开始的时候,人在梦中游荡、徜徉,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画面上的每个人听到歌声时,随着音乐一起旋转,这时候,音乐带给观众的感觉也是在旋转。MV的制作充分掌握了受众的感觉和心理。最后,Madonna在梦中突然惊醒,音乐戛然而止。所有的情节都设计得非常精致而巧妙。
高科技和音乐的完美结合,美得无与伦比。1995年的MV制作,手法如此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Madonna1994年的《Secret》,运用了黑白片的手法,让人物造型增加了许多质感,令观众看后非常舒服;同年推出的《Take A Bow》表现了歌者本人迷恋电视机里表演的斗牛士而展开的想象,没有五颜六色,色调却极尽和谐且高贵,整首MV的每一帧画面都令人意犹未尽。
中国的MV制作,重在生活化、情节化,环境化。
在港台,MV拍摄,经常把歌手融入到一种生活场景中。
在内地,MV不乏画面的精致,技术的完美,但整体上缺少创意和想象。一些MV也借鉴了许多国际的手法,但运用得比较生涩,并不在整体上融入其中。
内地的MV制作大都学习港台,而港台的MV制作以学习欧美为主。
现在看来,1995年前后,港台的流行音乐发展虽然比内地快很多,但MV的制作和欧美相比,还只是停留在卡拉OK的阶段,鲜有好作品。而内地的流行音乐发展步子虽慢,MV的制作也不尽如人意,但在一部分电视人和音乐人的努力下,有一些作品还是值得一提的。它们是朱哲琴Dadawa富涵神秘色彩的《阿姐鼓》、郑钧返朴归真、天人合一的《回到拉萨》和清醒乐队充满英伦气息的《永远的一天》。
MV与CD相比,更加立体化。中国的MV比较注重情节化,注重生活化,有的在情节中加对白,以增加MV内容的丰富性。
光良的《第一次》、林志炫的《花房姑娘》、黎明的《心在跳》都是这类MV。这类MV都是表现歌者与环境的关系,或者是他的生活,或者是爱情的某个层面。拍摄的要求并不很高,给人舒服就行,用情节来感动大家。
黑人音乐的代表之一Will Smith所拍摄的Hip—Hop类型的MV也值得一提。他有一首MV也是具有情节的,是《Wild Wild West》的同名电影插曲。但是它比较有特点,利用电影情节,重新拍摄,创造画面,并与音乐巧妙结合。在情节的需要下,音乐突然停止,展开故事;一会儿,音乐又起,并更换场景、服装。音乐和情节不断更替,设计独特而新颖。尽管电影在当时并不令人恭维,但这首MV不惜用7分钟之久的时间来表现,可看性非常强。
Madonna在1999年有一首MV《Beautiful Stranger》,表现男主角受命抓捕一个女特务,Madonna饰演这位百变女郎。这首MV的特点是舞动的场面与音乐结合得较好,邀请的合作伙伴是英国非常有名的喜剧演员,虽然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为这首歌增加了50%的成功率。利用名人拍摄MV,以增加MV的可看性和吸引力,也是欧美MV的一个特点。
欧美的MV中,主流流行音乐的拍摄并不前卫,大部分MV表现的是歌者的情绪、表演和环境。
吉他大师Eric Clapton目前的作品非常明亮而阳光。但他的较早作品却较为伤感。为失去的孩子而写的《Tearsin Heaven》,因其悲痛的经历和残酷的人生,唱出了心中的苦涩。MV在录音棚里拍摄,场景很简单,只是突出音乐本身的感觉。桌子上燃烧的香烟,冒着一缕袅袅上升的轻烟,为画面营造了一种忧伤的氛围。
Will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