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页)

朝堂上群情汹涌激昂,议论纷纷,言官揭贴雪片一样飞到皇帝客案头,明神宗弹压不住。郑氏知道情况不妙,等神宗一退朝就携带锦盒向他哭诉,神宗取过玉盒,摩挲一回,叹息声中揭去封记,打开盒子观看。但见以前的御赐誓书已然两样,常洵二字无影无踪,不禁悚然说道:“天命有归,朕也不能违天了。”遂在第二日早朝下旨立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陆续封各子常洵为福王等诸王,即日诏告天下。于万历三十七年十月望日,行立储礼。明祖制,藩王成年必须迁到封地,不得参与地方军务,做一个安份守已的王爷。福王也将择日前往藩属地洛阳,朱常洛总算坐稳了太子位。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朱由检已经十一岁了。父亲朱常洛每天忙天学习处理政务,交好各位大臣。他们兄弟俩母亲已经早早过世,便把他交给已经失庞的李选待照看,很少再过问他的生活。李选待没有生养,为人和善,这些年由于年老色衰,恩庞已绝,便收起心思,一心一意地照顾起兄弟两个,待乖巧的由检更是如同已出。

从他个人的角度看,父亲是一个慈爱而懦弱的人。由于承平日久,也象大部份王孙贵族一样,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的身体早已被夜夜笙歌和美女淘空了,他的才智学识也很一般,不足为这万里江山,亿万黎民的主宰。如果没有杨涟、左光斗这些才智之士的愚忠与全力辅佐,他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同样环顾诸王子,哪一个都是这样不成器。只是因为他是皇长子,自古以来长幼有序,皇位非他莫属。而在朱由检内心中更愿意有一个别的什么人,天纵英才,为国家民族承担起这付重担。

皇爷爷的病有些时日了。明神宗久居深宫玩乐,不问朝事,做为皇帝最疼爱的孙儿的朱由检一年也见不着几回面,其他人更不用说。即使近年来后金入侵,辽东边警日至,也未见到神宗临朝处事,对战和做出决断,只是派兵部尚书杨镐全权处理。不曾料到在朝鲜战争中击退日本入侵立下大功的杨镐是个志大才疏、浪得虚名之辈,出四路兵共二十多万,却虚张声势,号称四十七万,迎击金军。松山萨尔浒一场大战,满洲努尔哈赤用诱敌深入的方法断了粮道,可怜数十万明军官兵被十万如狼似虎的八旗精兵杀了个片甲不回,辽阳总兵刘綎被一刀砍去首级、山海关总兵杜松力战而亡,杨镐只身逃回入狱问斩已经于事无补。还好改用当时兵部侍郎熊廷弼,全权经略辽东,加强山海关一带京畿防御。凭借高墙深壕据守,才略略稳住阵角。然而关外千里之地,数百万汉民,尽归满州所有。明军的软弱不堪,更激起了后金掠夺关内的yu望。

夜夜笙歌,纵欲狂欢的生活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何况已经是五十七岁的老人。加上与后金一役的大败造成的内心自责,没过多久明神宗就病倒了,半个月都不能起床吃饭。而身为皇太子的朱常洛只能在宫前徘徊,不敢进宫询问病情。杨涟、左光斗多次上书恳请,皇帝才允许太子入内探视,表示孝心。前几日听太医院传来不消息说不碍事了,没想到这几日病情反复,变化来得如此之快。

来传话的太监说皇上在弘德殿病榻召见,等朱由检他们赶到宫里,英国公张维贤,大学士方从哲,左佥都御史左光斗,左副都御史杨涟,尚书周嘉谟、李汝华、黄嘉善、张问达、黄克缵,侍郎孙如游等大臣都早早到了,等待着入受顾命。行将就木的皇帝只用寥寥数语勉励众臣用心辅佐嗣君,即命诸位大臣退下,到大殿外听候圣旨。过了一会,管事太监出来宣由校、由检兄弟二人进见,在外等候的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大殿里很远处点着几根蜡烛,静悄悄的,阴森得有点吓人,一股浓重的草药味扑面而来。大哥朱由校战战兢兢地牵着由检的衣襟,走在后面,而朱由检则是一副满不在乎,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因为他知道,天注定他能活到三十四岁,在这以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