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2/4页)
机大计,提出的看法颇有见地,连孙策都自叹不如。这时好侠养士的孙权身边聚集了几个年龄相近的死党包括朱然、潘璋、胡综等人,后来都成為孙权重要的亲信臣子。
后来孙策又收定豫章、庐陵后,终於一统江东全境。领地包括丹阳、吴郡、会稽、庐江、豫章,以及新分出的庐陵等六郡。想想五年前,孙策举兵东渡时年仅19岁,官衔只是小小的怀义校尉,率领了一千多人从寿春出发,五年之后竟然成了统领江东六郡的一方之霸,成为普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诸侯之一。其实力也足可以与关羽、袁绍、曹操相匹敌。
却说刘备等人发出了檄文,一路向西直奔凉州城,一行人行进了足足有20多天终于来到了凉州城,西凉牧张既和西凉刺史贾诩以及镇西大将军张辽还有副将杨秋一行人等早已凉州城下等候了,早在刘备等人到来之前,张既就先行接到了朝廷的快马称刘备一行人不日将下驾凉州。刘备作为皇叔又是关羽的结拜兄弟还有朱儁等元老级的人物一同前来,张既不敢怠慢,这是自他上任西凉牧半年多来第一次迎接朝廷大员来凉州视察。
上任这半年来,张既被关羽任命为西凉牧之后,他牢记关羽的嘱托。上任伊始就不断的走访调研遍寻治下各个郡县,获得了大量第一线的资料,之后回到凉州他就开始研究具体的兴凉之策,到任伊始西凉百废俱兴,连年的战事让这里变得十分荒芜,有些地方多少里都不见人烟,张既首先做了安抚工作,维持整个西凉大局的稳定,做了不少工作和努力,并且多次对治下下军令状,声称以后让这里不再有纷繁复杂的战祸,承诺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稳定治下百姓的心。
就在张既对治下做安抚工作的时候,西羌却兴兵大举犯境,张辽得知消息携三万生力军与羌军展开了对抗,双方经过几次征战,羌军大败,羌王落荒而逃,从此不敢犯境,羌军算是真正领教了张辽的威力,被张辽击的是落花流水,张辽的威名在西凉和西羌一下子远扬开来,最后羌军到了谈张辽色变的地步,张辽彻底解除了西凉西面的威胁,为张既兴凉工作造就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张既这一次登上了这西凉牧的宝座,正是一个提高他才能的大好机会,这也充分说明了关羽对他的信任和器重,之前他有过担任冯翊郡守的经历和经验,也就是说曾经的他具备治理大郡的能力,而且在冯翊政绩斐然,做出了一番成绩,这就为他担任封疆大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掌管整个西凉的政务和军事,对于张既来说是一个新的跨越。这次自己当上了这凉州太守,虽然同样的受制于人,但毕竟是一方的土皇帝了,一方的封疆大吏,一方诸侯,这和他之前的职务有着天壤之别,现在自己有拍板的权力了,同样是一把手在权力空间上存在着太大的差距,张既如今登上了这“一把手”的宝座,治下凉州乃是西凉第一大城,军民总共有10余万人,现在的他可以说是统治万民了,这时的张既也更加的威风了,大事小情都要过问,事务也开始繁忙起来。。。。。。。。。。。。。。。。。。。。。。。。。。。。。
凉州城大百姓人口众多,这样就免不了的出现一些是非恩怨,并且还常伴有各种“命案”,作为凉州太守不但要处理一些基本的征税,发展生产之类的还要主抓司法审判之类的就是说要掌管刑狱之事这一点和现在不同,张既说白了就是集军事、政治、经济、司法事物于一身的官吏,所以赏罚分明方能做到匡扶正义、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这样一来断案就一定要做到澄清是非、秉公执法、赏罚分明。
张既干起了这凉州牧,凭借之前自己饱读诗书的经验以及历代君王治国理政的得失,还有他曾经掌管大郡的阅历,张既也试着去做一些事情了。毕竟他人聪明,什么事情一点就透,张既白天办公,晚上的时候就买灯苦读,他励志做的事情就一定要有所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