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5页)

,谢衣仍然没有看到捐毒王城的轮廓。这次他可没有昨天的好运,能在半夜找到一家旅社,只好找了一块背风的古城墙靠坐下来。

篝火升起来了,冷厉的寒风刮过城墙缝隙,发出凄厉的尖啸,在带来刺骨寒意的同时也消磨着人的意志。可这些并不能使谢衣分神,流月城的雪比这冷上千倍百倍,与之相比,这样的温度甚至可称怡人。真正焦灼着他内心的是他自己的急躁。

红色的满月高挂在深沉的夜空,故乡就在他眼前,可望而不可及。一想到他拖延一天,故乡的族人们就多受一天苦,他就痛苦万状。师尊、城主、瞳、华月,还有许许多多他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还在同心魔苦苦纠缠,生活在寒冷和阴霾中。倘若他能够快一些,再快一些,是不是能够让族人们不受那么多的苦难?

谢衣又忍不住站起来,趴在城墙上,向着捐毒王城的方向极目远眺。就连白日也见不到捐毒王城,在一片片深沉的夜色下,又怎能看见?

他沮丧的坐下来,食不知味的咬着掺了沙子的麦饼。明日,最多两天后,一定要到捐毒,哪怕是赶夜路也好。莹莹月色铺了满地,连天接地的沙丘仿佛都变作了白雪,剔透无瑕,纯净光明。

正是万籁俱寂,一切都沉睡的时刻,谢衣似乎听见了长袍拂动沙粒的沙沙声。谢衣放下干粮站起来,抚平白袍上的褶皱,但是没有转过去。

这种节奏的步伐,他实在是太熟悉了。百年前的日日夜夜,他都是伴着这样的脚步声度过的。

“谢衣啊谢衣,你真是令本座好找。”

作者有话要说:

☆、十六、

沈夜来不及收手,蛇腹剑锋锐的尖端毫不留情地刺入谢衣胸口,点点朱红沾上如雪白衣,红的刺目。

谢衣没有反击,没有做出任何防御,完完全全任由他攻击,甚至于取他性命。沈夜前进数步,伸手稳稳谢衣软倒的身体。谢衣的眼神依然温柔而透明,一如晨雾初散的明澈镜湖,专注地倒映出他那张紧张痛心的面孔。

沈夜突然想起,在几十年前的那一日,他第一次见到谢衣的情形。

那一日是流月城冬季难得的晴好日子,他坐在大祭司专有的座位上,忍耐着神血和病痛的双重折磨,等待着有资格成为他弟子的孩童到来。

紫微宫室前有一段长长的廊道,投下了大片阴影。当几个祭司领着几个孩子,从黑暗的甬道中走出来的时候,他霎时就被谢衣吸引住了。彼时谢衣尚且年幼,只不过是个失去双亲庇佑的贵族子弟,眼角微红,显是曾经长期啼哭过。但泪水并没有使那个孩子变得软弱,反而像是天上的泉水洗净了他的双眼,令他格外有种透彻温柔。

沈夜站起来,视线从他身上移开,在所有的孩子中间一一扫过,最后定格在谢衣身上。他问了些问题,对着所有的孩子。时如逝水,具体问了些什么,他早已忘记了,不想谢衣暗暗记在心底,并不时回想,因此铭刻了一生。

谢衣回答说是为了族人们能够活的更好一些,风琊说是为了变强。沈夜在那一刻想起了自己。为了族人,父亲严酷的训练自己,为了族人,他沈夜扭曲了自己的本性,成为了那个酷烈的烈山部大祭司。

而他谢衣,就像是那个最初的自己,不是为了父亲,也不因为沧溟城主,仅仅单纯希望烈山部变得更好而努力小小少年。因为这份纯善,他选了谢衣,而不是天赋更为优秀的风琊。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只盼望着他能有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成长为一个不曾被扭曲的沈夜。而谢衣也正如他所期望的那样,温和俊秀,春风骀荡,如同一轮永远散发着光和热的太阳,温暖着整个烈山部。

可惜正是他欣赏的那一份善良,毁了他心爱的徒弟。沈夜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他和谢衣,究竟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