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5页)

王姒启的生平简历

姒启又名姒开,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二任王。他的祖父是崇伯鲧,父亲是夏王朝首任王姒禹,母亲是涂山氏女子,名叫女娇。

姒禹治水八年时到达涂山(今浙江绍兴市西北约四十五里),他在那里结识了涂山氏的少女女娇。二人一见钟情。姒禹主动向涂山氏大酋长求婚,得到了涂山氏族人的热情支持,他们很快便在族人的主持下结了婚。第二年,女娇在涂山生下一子,姒禹给他取名姒启。

姒禹率领各族人民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战,治水终于取得成功,被尧帝姜密任命为十二牧之伯(长),总管十二州。尧帝死后,虞舜当了天子,姒禹仍官居要职,位列三公。这时候他的儿子姒启已经成长为一位身材魁梧的大将军,姒禹便让他管理军队。姒禹完全控制了朝政后,便迫使虞舜交出了天子的神权,代替虞舜治理天下。后来虞舜死了,姒禹把虞舜的孙子扶上台当傀儡天子。再后来虞舜的孙子也死了,姒禹便即位称王,名正言顺地当上了天子。姒禹即位时,他的儿子姒启已经六十多岁,他就打算将来把帝位传给儿子。但他又想在天下人面前留下个贤君的美名,便效法尧、舜传贤不传子的做法,举荐皋陶为天子的继承人。

皋陶年龄比他还大,不久便老死了。他又举荐伯益为继承人,却把军政大权交给了儿子姒启。

公元前2061年秋八月,夏禹在东巡狩时病死于会稽。

伯益以为天下从此就是自己的了,便大张旗鼓地在帝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市告城镇)即位称王,坐上了天子之位。

姒启闻讯十分恼怒,心想,天下是我父亲打下的,王位应该由我来继承,你伯益不过是一个摇唇鼓舌的说客,有什么资格当一国之君!于是,便以为父吊丧为名,率军队包围了帝都。伯益看见姒启的军队包围了帝都,吓得脸都绿了,急忙改装易容,化妆成老百姓,带着妻子儿女混出城去,连夜逃往翼山(今河南登封市西南),从此隐居山中,再也没敢露面。

群臣见伯益跑掉了,便大开城门,迎接姒启入宫,拥立他为天子。

这样,姒禹死后,姒启便坐上了天子之位。

《古本竹书纪年》说:“益干启位,启杀之。”意思是说伯益想占居王位,姒启便发兵把他打败,夺回了王位。

姒启即位后,把国都迁到安邑(今山西运城市夏县西北),以辛丑年(前2060)为帝启元年。

姒启用暴力夺取政权,引起朝中一些守旧派大臣的不满。

帝启二年(壬寅,前2059)春,夏王朝的同姓诸侯有扈氏(今陕西西安市户县西北)不服,认为姒启不尊祖训,背叛天道,以武力谋取王位,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因此便发动叛乱。他们叛乱的理由是:“以尧、舜举贤,禹独传子,故伐启。”(《淮南子,齐俗训》高诱注)显然他们是为了维护禅让制,反对世袭制而采取的军事行动。说穿了,还是由于权势和利益的驱使,因为禅让制是在本族中推选,姒姓家族的子孙都有竞选的资格,十二诸侯皆为姒姓,都有可能成为天子的候选人。而世袭制只是王族嫡系相传,与同姓家族没有丝毫瓜葛,这才是有扈氏反叛的真实理由。

有扈氏的封地距离夏都不足五百里,地处“天子脚下”,他们的叛乱对夏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姒启大怒,亲率军队###,双方在甘地(今陕西西安市户县西南)进行了一场决战。

战前,姒启向三军将士做了誓师动员。《尚书,甘誓》全文记载了这次战前动员的内容。

姒启在誓师会上历数了有扈氏的罪行,指出:有扈氏发动叛乱,对上是侮慢天象,对下违背了臣民的意愿。因此他必须奉行上天的意志,予以坚决的###!

显然,这场战争是世袭制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