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2/5页)
事,楚质后悔了片刻,忽然突发奇想,悄声问道:“冯兄,你觉得今科策试会以何为题?”
“这我可不知道。”冯京随口回答,抬起头来,也没有感到奇怪,毕竟临近考试,这个问题他也不知反复问人,也反复被问无数次了。
“说地也是。”楚质有些失望,不过随之释然,人家考试凭的是真才实学,根本不用别人的帮忙。
“策论一般与时事密切相连,若我为知贡举的话,命题必将与之有关系。”冯京微笑说道,居然有几分推心置腹之意。
科举考试,揣摩上官心意是必修之课,这点楚质准备得不够允分,不过也情有可原,毕竟如果不是何涉,楚质想参加会试,还需要等两三年时间,当然不会关注这方面地事情。
“请冯兄赐教。”楚质拱手说道,脑子飞快运转,寻思这个几月来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是我前几日写的行卷,兄台若是不嫌在下文章粗陋,可拿去一观。”冯京笑了下,把手中的小册子递了过去。
“谢谢冯兄。”楚质自然接了过来,也没有再废话,直接翻开,匆匆忙忙浏览一遍,凭着超强地记忆力,把内容记下大概,随之再次阅读起来,以增深印象,仔细体会,发现人家果然不愧是要三元及第的牛人,文章没有丝毫的辞藻华丽词句,结构清晰行文流畅,其中意境深远,让人回味不已,相对之下,自己收集的时文集锦就显得有些生硬。
不过是尽人事罢了,未必有用,看着仔细翻阅册子的楚质,冯京微微一笑,也没有打扰的意思,悄无声息的离开而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只听三声锣响,贡院大门敞开,考生们鱼贯而入,楚质这才惊醒,整理了下衣冠,提起竹篮向贡院走去,轮到楚质入内的时候,也不等守卫开口,自动把策论集锦以及冯京地册子递予守卫,让其保管。
巳时正,贡院大门已经紧闭,一切准备妥当,在知贡举赵概的一声令下,贡院属官立刻把会试最后一场的试题传诵贡院内外。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观望着悬挂在院落前方的二十二个浓墨大字,楚质不由有几分失落,无论是自己的策论集锦,还是冯京自己写的行卷,都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看来运气到头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实力了,楚质摇了下头,摆脱失落心情,反正自己是来见识地,落榜也是正常的事情,用不着悲伤。
话虽如此,但楚质还是认真思考策论的题目含义,裴度是谁,楚质还有印象,似乎是唐朝的人物,从字面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裴度建议,宰相招揽四方地贤才的时候,可以私下在自己地宅第见客密谈,请求皇帝批准,不用明言,这是让考生针对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赞成或否定。
这还用说,肯定是否定啊,皇帝最忌讳地就是相权过大,时时刻刻都在防备,怎么可能会答应,楚质仔细寻思,基调是定下来了,可是朝廷取士的标准不是看基调,而是着重文采优劣,哪怕你持反对意见,只要文章锦竹如团簇,一样会录取。
求收藏推荐月票,当然还有订阅,呵呵,请支持。
(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调整心态
易行难,认真寻思大半小时,依然处于迷茫状态,脑片空白,时间一息一秒逝去,也不知过了多久,楚质神思恍惚,提起毛笔,无意识在卷上书写起来,耳边突然听到铛铛响声,原来是贡院官员提示考生时辰快到的鸣钟声。
楚质这才恢复了神志,看着面前墨字密集的考卷,丝毫想不起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内容了,心里没来由一阵烦躁,也不管是否已经完结,连看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兴致都没有,更不用说检查了,立即起身交卷走人。
此时已经是日落时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