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2/4页)
箭要射不进,枪要投不进。”
“陈泽,你家那里也回去说一下,派些能干事的人过来,夷洲可以开盐场,但那盐不能卖到大明朝,可以试着走走别的路子。”
陈泽自从跟了王动之后,倒是忘了,他们家的盐业了,王动这么一说,他反愣了一下。这也不能怪他,家里那几个,老的老了,小的还小,中间这几个,起码,他那个大哥,他是没怎么放在眼里,当然了,只是生意上的能力。陈家早就想拥有自己的盐场了,没想到这么快,陈泽知道,既然王动说了,如果不出意外,真投点钱在夷洲,明年可能一个大盐场就出现了。
………【第五八节 海盗传说】………
“静之,会不会操之过急了,王铸和小六子能镇的住吗?澎湖这里是杨刚打下的底子噢!”
“材栋,你看我手上还有可用之人吗?”
“肖勇先过来吧,让他到夷洲把房子盖盖好!生意上的事,其实很简单来,只是收料加工。”张浩参议,“材栋,我知你的意思,最好是要有位年长的坐镇,但你看谁可以过来呢。”
几个人,想来想去,也是没什么人选。这里的关键不在于过去做生意,而是要过去打下基础。王动倒是有个人选,但也算是个大神,轻易不能动的,时机还不成熟。
“有没有被构陷辞官?”陈泽问了一句,“还是从长沙府那边,看看有没有年轻的想干事的。”
杨刚和张浩,基本上还是盯着生意,陈泽想的就多些了。
王动回的时候,把王铸带了回长乐,绿柳看到弟弟,心里欢喜的很,想想他在澎湖岛上吃苦,又有几份心酸,眼泪倒是掉了几滴。
王动通过小孟,认识一不少当地人,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如今大明朝虽然海禁,但私底下去海外做生意的还是不少,跑去西洋的也有,算上被海盗抓走的那就更多了。从这帮火长(船长)舵工(大副)嘴里,王动淘到了很多东西,不只是关于船的航海的知识,更多的是关于福建广东一带华人下西洋的历史。
大明朝华人到海外去的,日本和硫球较少,主要前些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犯,使的当地华人大减。相对而言,西洋的较多,吕宋,苏禄有,但最多的还是三佛齐和满拉加,特别是三佛齐。
而说起三佛齐,又有一段公案了。终于传说中的大海盗陈祖义露出了水面,虽然他已经被郑和抓到南京处死,但在中国南边沿海一带,个个听到陈祖义的名字,还是心惊肉跳。
王动曾经问过郑和擒拿陈祖义的事,结果,在郑和嘴里,仿佛小事一桩,弄的王动也不好意思细细打听。但到了长乐之后,与郑和手底下的将军混到了一起,慢慢的,整个事情的经过清楚了。特别是加上这些渔民船工的补充,一个海盗的成长迹到覆灭的过程有血有肉了。
陈祖义本人是广东人,具体哪人谁都说不清楚,早期参加过陈友谅的部队,后被朱元璋打败,陈应该算是个小头目,据此被通辑,于是他亡命海外。
陈祖义在中国到底还是见识过大的阵仗的,到了海外,几百几千人的作战根本不会看在他眼里。到了三佛齐之后,没多长时间,便混成了个将军。洪武三十年,三佛齐国被爪哇国所灭,国名被改为旧港。爪哇国王伯夷显然对华人也没有什么好感,而且让他不爽的是,华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有钱,不是地主就是商人。今人吃惊的是,旅居在三佛齐的华人此时非常的抱团,有个叫梁明道的广东南海人站了出来。梁道明是当地的一个大商人,也是一个大善人,他的善行就是他家里办的学堂,这可算是在海外唯一的一个华文学堂,这还拜孔子。梁道明除了得到当地华人的鼎力支持以外,还在三佛齐国人的支持,至少梁道明已经在三佛齐国多年,在当地人眼里,只是穿的衣服不大一样外,别的已经和当地人没区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