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3/4页)

。梁道明还得到了三佛齐残存的一点部队的支持,其中就有陈祖义。

广东福建一带跑到三佛齐的华人有的已经在当地混的小有成绩了,眼见着家业事业不保,马上就想起了到娘家去搬救兵。自1390年起,梁道明王领兵守卫三佛齐北方疆土,对抗满者伯夷,十年间,有几万军民从广东渡海投奔梁道明王,到了永乐三年,明成祖派梁道明的老张监察御使谭腾受和千户杨信带着敕书前去招安,梁道明和他的大臣一起入朝进贡,这让永乐开心不已。到了第二年,永乐又现了一个问题,“旧港头目陈祖义遣子士良,道明遣从子观政并来朝。”国王梁道明被加空了,他派了义子梁观政出使明朝,而陈祖义派了他的儿子陈士良过来。永乐选择了梁道明,虽然不久梁道明不明不白的就死了,陈祖义成了老大。永乐对海外这些附属国的做法是,基本不干涉内政,你们换领导人,把名字报上来,我这备个案个文就行了,但这个陈祖义却让永乐不爽。

陈祖义进贡的事办的很漂亮,但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他的船入明朝进贡时,很多贡品并不是在本国旧港准备好的,而是空船过来,一路抢,抢到南京城,抢到什么送什么。回国的时候,也不落空,又是一路打抢回去,更让永乐受不了的是,他不但抢西洋诸小国的船,连大明船的使船也抢。而且,实行的是三光政策,抢光杀光烧光。

当西洋番国派使臣去明朝进贡的时候,半路上被陈劫杀,因为消息不灵通,有的居然以为是明朝杀了使臣,而同样的,大明朝也以为底下断了贡,这样一来,这误会就大了。

郑和到旧港的时候,身上带着两份诏书,一份是给梁道明的,结果现已经死了,只能自己再收着,另一份给陈祖义的,陈祖义欣然纳收,并且在旧港为郑和的舰队补充给养分,表现的非常之好。也就因为这补充给养,陈祖义这个乡下小财主见到宝了。

郑和的船为什么叫宝船,那可真的是船上都是宝呀,有记载,郑和下西洋每次带的白银都有五六百万两,更别说那些瓷器,丝绸,陈祖义口水呀……

陈祖义在西洋的影响范围东到占城西到满剌加,也就是说,整个南中国海到马六甲海峡,都是他的势力范围,他靠的是他手下那十几条战船。不过,他也知道,郑和的船队,共有船两百多艘,其中战船就有六十七艘,是他的好几倍,但他好象有充足的理由和信心。

“明朝的船队虽众,但操船者初涉远洋,大多为河塘之师。”

“明朝的船虽大,但行动迟缓,且不熟地形。”

“明朝的水师虽强,但多年未战,骄兵,且以马步兵为主。”

让他有足够把握的理由实在太多了,比如,领队的是个太监,太监算什么东西呀,而且这个太监还是靠陆战出名的。还有,如今也不是他单独作战,整个南中国海他能够联络到的海盗都被请来了。还我,我们是攻其不备,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还有……

月黑风高杀人夜!

人算不如天算,也算是注定他倒霉,郑和本来就是早有提防的,对这个陈祖义,郑和从占城开始起,一路上听到的都是投诉。这就算了,郑和到旧港后,还和梁道明的遗留势力接上头了。梁当年的副手之一施进卿,那会也算是个小头目,手上也有几条船,他虽然没有得到陈祖义的邀请,却闻出了气味有点不对。自郑和下西洋之后,大多数的海盗都散开回家抓鱼钓鱼去了,但这会,又磨刀上船了,且集结到了马六甲海峡。

在海上讨生活的人,多多少少都会与这些海盗们有些往来,海盗也不是天生的,大多也是人穷的海民船夫转变而来,当施弄清楚了怎么回事以后,第一时间通知了郑和。郑和连连称赞“施同志有眼光,关键时候没有站错队,国家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

月黑风高杀人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