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5页)

放弃手中的权力,也不愿向他俯首称臣。

关于姒禹在位执政的年数,史书上说法不一,有说四十五年的,有说七年的,有说十年的。有人据此就武断地认为姒禹的在位年不可信。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没有搞清楚当时的历史状况。事实上禹的在位年很准确,四十五年、十年、七年,三种说法都对。为什么呢?毛病主要出在写史人的观点上,因为写史人的观点不同,他们笔下的夏禹称王的时间也就不同了。四十五年之说是从虞舜二十三年(前2105)姒禹代行天子之事时算起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姒禹代行天子之事就已经是行使帝权了,因此他的在位年应该从虞舜二十三年算起,这样就成了四十五年。十年之说是从姒禹正式即位算起,这是准确无误的。而儒家学者为了宣扬姒禹的忠孝,从十年中扣除了三年为舜帝守丧的时间,所以才有了七年之说。其实这种所谓的三年丧期是极其荒谬的,难道这三年时间天下就没有帝王了吗?

夏王姒禹在中华大地上曾经留下许多遗迹,如浙江绍兴市东南有“禹陵”和“禹庙”,山西河津市城西北有“禹门口”,河南禹州市城内有“禹王锁蛟井”,黄河三门峡上游有“禹王庙”,四川乌山县有“错开峡、斩龙台”。巫山县志上说:“斩龙台,治西南八十里;错开峡,一石特立。相传禹王导水至北,一龙错行水道,遂斩之,故峡名‘错开’,台名‘斩龙’”。

姒禹是中国王族分封时代的第一位霸主,堪称中国远古时赫赫有名的一代枭雄。

正是:

大江东去浪淘沙,

一代枭雄霸中华;

四百余年兴亡事,

王冠轮落十九家。。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章 假让国欺世盗名

姒禹正式即位后,首先对他的族人进行了分封。

据《史记》记载,姒姓贵族一共受封了十二个诸侯。这十二诸侯都是崇伯鲧的后代,他们是: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斟罐氏(又作斟戈氏)、彤城氏、有褒氏(又作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

这十二诸侯分封在全国各地,是夏王朝的嫡系核心力量。

帝禹元年(辛卯,前2070)春天,有个叫仪狄的大臣发明了酒。

这天,仪狄忽然心血来潮想巴结一下大王,期待夏王能给他加官晋爵,便带着一坛自酿的好酒入朝,把酒敬献给夏王。

夏王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臣酿造的一种饮品,叫做酒。”仪狄走上前,毕恭毕敬地回答。

“酒?喝了它有什么好处吗?”

“臣这酒甘甜可口,稍有麻辣,喝了它就能使人血流通畅,增加睡眠。”

“是吗?”夏王来了兴致,“那好哇,来,先给我斟上一杯。”

仪狄上前亲自给大王倒了一杯酒。

“好,好酒!”姒禹品尝了一下,赞不绝口,接着便大口大口地喝起来。

因为酒味甘甜,姒禹多喝了几杯,毕竟是年事已高,不胜酒力,结果很快就醉了,被宫女们扶回宫中休息。

姒禹一觉直睡到次日上午巳时才醒过来,已经过了上朝的时间。他大吃一惊,后悔自己喝酒误事。

来日早朝,他首先向大臣们致歉,接着便对大臣们说:“酒能麻醉人的心智,后世必将有因酒而亡国者。”他认为,酒不是什么好东西,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害的,因此,他从此不再饮酒,同时还疏远了发明酒的大臣仪狄。

仪狄本想献酒讨大王欢心,没想到却被冷落了,只好默默而退。

这里所说的仪狄发明酒,只是指他第一次为酒命名,其实我国早在黄帝朝以前就已经有了酒,只不过那时不叫酒,称作醴酪。《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