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5页)
相见恨晚之意。于是,“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苏式文章遂擅天下”。沈绛知道后这叫一个得意,在病床上都不往手舞足蹈,差点打翻了赵宗实手里喂过来的粥。
“又是白粥啊,没有味儿,也不说放点菜和盐进去。”沈绛吧嗒吧嗒小嘴,都吃了半个月的白粥了,没病也吃出病了,更何况他这身体需要尽补,而不是调理。可是唐神医的话谁敢反驳呢,于是沈绛有苦也不敢说,只能无比哀怨地看着赵宗实。“等我好了,你带我吃盐酥鸭好不好?”赵宗实应允了他之后,分明听见了沈绛的口水“咕咚咕咚”被使劲咽下去的声音。
这大方的苏轼知道了是欧阳修弄错了,不然自己可以当第一之后,也没生气,气定神闲,只是素衣白袍,负着手站在满院的风飞花中,淡淡地说了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名次对他根本不重要,才识才是一个文人引以为傲的东西。
再说说那可怜的衡,和著名的制造了地震仪的张衡就差一个字。章衡中状元后,通判湖州,值集贤院,默默十年后,才改盐铁判官,同修起居注。因对三司总理财政提出建议,被贬知汝州、颍州,一直没有混到出人头地、大展拳脚的一天,风华早被唐宋八大家掩过,没能在沉默中爆发的他,在沉默中灭亡了,连生卒年都没有确切记载。
“听说你刚到汴梁,欧阳老酒鬼就特意跑到天清寺去见你?”赵宗实气鼓鼓地问沈绛。
“干吗生气啊?”沈绛戳戳赵宗实鼓起来的腮帮子,“我也不知道,不过看样子像,可能是想看看,有子如此,先生必定惊人吧。”
“确实惊人,听说你还让他做梦都笑醒了?”啊?他这都哪听说的八卦小道消息啊?连人家做梦的事都能扒出来?再说,自己不就是没吃相了点么,至于么,沈绛无奈地看着赵宗实,用哀怨地眼神询问他:你觉得消息可靠么?
就在前两天,眉山传来消息,苏轼苏辙的母亲程氏病逝,苏氏一家三口都没有等到封官,就立刻起身回家乡奔丧,实在可惜,不过这些都在沈绛的记忆当中,并没有太大以外。本来出于礼节,沈绛也应该回去的,但是那会正是他病得最重的时候,苏轼就没让他跟着,说守孝期满一定会回来的,叫沈绛就放心的在汴梁玩吧。看看,这孩子,怎么能说是玩呢?他也有鸿图伟业呢,就是在京城开书院!
沈绛病好后,和程家兄弟商量了下,就在天清寺附近盘下了个大院子,开始传道授业,虽然没有特意宣传,但一心想要孩子功成名就的家长们也不知怎地,就知道了这个看似普通的院子就是那已经名满天下的苏轼的蒙师开的,顿时人满为患。
于是为了保证入学的公平性,沈绛动用了最先进的就近入学法,然后跟赵宗实借了笔钱和势力,悄悄把周围的房子都买了下来,赵宗实还说,难得这宝贝和他要钱,就不用他还了。
结果有的有钱的学生家长为了孩子能到沈绛的书院念书,就在附近买了房子,可想而知,沈绛不仅连本带利地换了赵宗实,还得意洋洋地向他炫耀自己的经济头脑。
“太子殿下没有告诉过你,倒买倒卖是违法的么?”唐慎微在一天傍晚,数钱数到累得站不住的沈绛非要唐神医给他按摩时,冷冷地抛了这么一句出来。顿时,沈绛回屋写认罪书谢到半夜。
第二天没精打采地支撑了一天课后,赵宗实踱过来,抱着他,安抚地拍着沈绛的后背,告诉他,买卖地产的事归户部管,和那刑部郎中、开封府尹包拯没什么太大关系,所以认罪书上开头就写错了,干脆扔了吧。沈绛这叫一个怨念啊,又奔回书房,连夜修书给苏轼苏辙两个他的宝贝,结果两个月后,收到回信,一封是小宝贝可人疼的苏子由写的:酱酱,这是常识吧,不过你失忆了,我就安慰你下吧,乖,拍拍;另一封则是一个字:该!悲哀啊,悲哀。看看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