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2/4页)
司马迁夏阳龙门人,生于史学世家,自幼受家学渊源熏染。10岁时,司马迁随父至长安,向儒学名家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古文书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岁时,司马迁从京都长安南下漫游全国:南赴江淮之地考楚汉相争,东临齐鲁大地观孔子遗风,访求浙江会稽探大禹陵墓,浮游沅、湘之间吊屈原贾生,踪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后又奉汉武帝之命出使云南昆明,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可谓博闻强志。
元封元年(前110年),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随汉武帝封禅泰山的途中病倒于洛阳。司马迁被召至父亲病榻之前。司马谈临死前惦记的并不是如何交接班,不能咽下最后一口气是挂念着一件事。这是什么天下的事?
《太史公自序》记载了司马谈的遗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生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大致意思是这样的,现在汉兴海内一统,你我父子赶上了个好时代,君明主贤,忠臣死义之士这么多,正是继《春秋》、著正史之际,而我已无法将这些记载下来,这是一个史官的失职。现在你将要接替我做史官,就要当仁不让,担当起天下使命。司马谈说完便瞑目而逝。
司马迁接受遗志,办毕丧事,赶到泰山参加封禅,随后沿着东海从塞外回到了长安。
元封三年(前108年),三十八岁的司马迁子承父业任太史令。从此有机会阅览朝廷所藏的图书、档案及其它史料。在父亲的感召下,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语出宋张载)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司马迁心潮澎湃。这后的四年,他一边准备史料,一边参加改历。太初元年(前104年)我国第一历书《太初历》完成,司马迁就遵照先父遗愿,投身纂写《史记》。不料在天汉二年(前99年)因替李陵辩护,下狱受宫刑,创作也被迫中断。
那一年,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汉武帝宠妃的哥哥,中华史中“第一草包将军”)带兵三万,攻打匈奴。结果这个草包将军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逃回长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继续孤军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李陵箭术精湛,兵士勇猛异常,五千步兵竟斩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单于发狠死抠,再调拨更多的兵力来围攻,然而仍然无力与李陵相抗衡。就在单于准备退军之时,李陵手下有一名士兵叛变,将李陵内部军情告发。告诉单于李陵是孤军深入,后无救兵,而且教单于部下制作连发连射的弓箭。于是,单于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李陵寡不敌众,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没有突围被匈奴逮住,无颜愧对汉武帝,就投降了。
起初李广利兵败而李陵胜绩传来,满朝庆贺;而得知李陵寡不敌众投敌叛国,人人喊杀。当然杀的并不是李陵,而是李陵的一家。当时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为李陵说句话。司马迁也没有责任非要为李陵辩护不可,他和李陵虽同在宫中任职,但平素并非相要好,各走各的路,也没有一起饮过一杯酒来表示相互殷勤的情谊。而且他只是食禄不过六百石的小官,若太史令不是皇帝的近臣,根本没有机会说上话的可能。所以,他完全可以选择沉默,明哲保身。
然而,正是这个小小的史官,吃了豹子胆,鼓起勇气,挺身而出,秉直而言,为李陵辩护,说李陵侍奉双亲很孝敬,结交士人很讲信用,对待财货廉洁奉公,为国家能够急难而出,奋不顾身,是忠信之士。李陵投敌本是无可奈何,论其功绩也足以彰明天下。还根据自己的推测,说李陵虽然被俘,但心系大汉,很有可能寻找适当机会立功报效朝廷的。
在中国两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