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3/4页)

因此,传统(社会)谋杀了李贽。如今李贽逝死已有400多年,但从他的文章、生平中,我们依然能够找到一种与社会主流相斥的声音,而正是这种声音贯穿着社会的发展,并时时复活。或许,社会一开始屠杀了启蒙者,然后历经荆棘,渐渐启蒙,最后将启蒙者供进圣坛。

我想李贽的意义也在于此。

庄生梦蝶——阅读庄子

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们往往是在没有解决自身的问题,而试图去拯救他人(他们的思想也只是一种自己的想法而已),因此诸子百家政治理想只不过一种试验,而试验品正是普通百姓。试验不成功,痛苦也只是人民。

——作者题记

1

我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一个人最大的优点莫过于自己有想法。有了想法才会表达自我,成为有“心”之人,从而获得你的个性(存在价值)。谈及庄子,人们不禁会想到“庄生梦蝶”这个典故。庄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一般人都会这么认为:庄子是个游戏人间的虚无主义者,他的学说不能为王公大人们所用,而仅能满足自我。

“庄生梦蝶”是探索生命本身的,对生命进行关怀。这正是庄子的积极意义所在。他的学说完完全全是一种追求生命自由的:无所待故无所失。据《史记》中记载: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读此史书,人们都认为庄子的想法与孔子的思想相背离的。庄子哲学是“虽圣帝经天纬地之大业,曾不满其一哂”(明•宋濂《诸子辨》)的嘲世之学,是什么事也不屑干也不能干的。但是从积极意义上说,庄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冥然无所知、漠然无情、灭物我之对峙而混同于大化之流行,是最终为了获得一种自我超脱。如果说孔子的学说是凝重的,那么庄子的学说是飘逸的。这两种人生哲学:孔子是无奈的,但他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庄子也是无奈的,但他无所待故无所失(不为故而不知不可为)。然而正是如此,庄子这种消解自我,真正地追求到了自我,从而达到内心的自由,对个人生命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2

庄子是一个遨游于梦幻之中的人,思想自由,所以文风也是极为自由。

他宣扬的是一种逍遥于物外、遨游于天地之间,摆脱了一切物累而获取最大的自由。 庄生梦蝶,不禁生出“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周与”的感慨。他把人生看作一场梦幻。这个文化典故有丰富的内涵,融入了对生命的看法,是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生命意识的体现。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天下大乱,人们十分盼望结束纷争的状态。于是,能者纷纷游走于诸侯之间,提出靖国安邦的谋略。然而,这些人的努力并没有使国家走向统一,而是朝令夕改,战事愈多,人民更是痛苦不堪。也正是这个时代背景下,老子、庄子的思想应运而生。庄子的思想正是体现了人们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而返回到自身,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这一点在他的作品《逍遥游》中得到了淋漓的表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这段文字写得境界如此开阔,天地之广大,鲲鹏之变化,展翅高翔的景象也只有像庄子这样的追求精神自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