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 (第4/5页)

导致了这种得罪人和郁郁不得志。

你是学音乐的艺术生我没有任何看不起艺术生的意思但我是提醒你,别以己度人地随便夸人。就像今天这同一件事,你看到的是出名走红、成为名艺人的机会。别人看到的或许是借此向严肃端庄、不用出卖色相的传统传媒界发展的机会……”

马和纱听得头都疼了:“唉,社会好复杂,怎么就有人喜欢把人分成三教九流呢……我这人果然还是不适合交太多复杂的朋友……”

第1章 很大一盘棋

十几天的时间倏忽而过,《舌尖上的华夏》剧组在大西北的戏份也算是彻底收尾了。

某些表现炎夏场景的镜头,可能明年夏天的时候还要拍个摄影师过来补拍一下。不过那都只是拍景,没有群演需要出场,所以可以提前交代好效果,不需要导演亲自坐镇。

这也是这种戴着《xxx的华夏》帽子的央视纪录片剧组最大的麻烦为了政治正确,几十个省的特产都得出场漏脸有戏份,一个也不能少。

没什么特产的省份,哪怕挤牙膏也要挤一点儿出来。所以后世的成片里面,才有那些区区吃碗面的剧情,都得上十几种明显凑数嫌疑的面因为确实有那么几个省,如果不拿这碗面出来,就真的找不到土特产美食了。

就像领导讲话的时候,每到一地都得说当地“人杰地灵”。哪怕事实上有些省就是人不杰地不灵,但场面话要是说漏一个,那就是“放送事故”了。

影响远比朱利安尼在n摄影师面前少说一个“asian”要麻烦得多。

十几天的磨合,也让马和纱跟着丁理慧这个颇有传媒学基础的学姐,亦步亦趋地迅速成熟起来。

本来马和纱的文化课是挺差的,不过主要是理科成绩不行,拖了高考的考分。

刚进大学之初,她本来还颇为惴惴,担心自己会跟不上那些教育发达地区同学的学习进度,也不敢有太广泛的兴趣,唯恐本专业课都拉下。

不过,因为大学里分了专业,除了大一的高数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文科生艺术生不感兴趣也得逼着学的课了,所以马和纱才渐渐有了些状态。

她并不是脑子笨,她只是偏科,对自己没兴趣和不擅长的东西手足无措。遇到她愿意走心的东西,马和纱还是学得很好的。

如今跟着丁理慧一厮混,她赫然发现很多应用性的传媒理论,以及编导、演艺工作中的基础常识,并不是什么很艰深的东西。亲自下场实践一下后,学习速度立刻飞起。

马和纱并不知道,她遇到的机遇有多么难得多少北电中戏的学生,如果没有后台捧着,也没有奇遇机会,在艺考入校之前也没拍过别的东西。那么,他们多半读完大学的前两年,连接触片场的实践机会都没有。

至于那些比北电中戏更烂的大路货演艺学校,学生们可能也就到大四毕业设计的时候,能够自己组团搞个过家家一样的片子。

而跟着央视剧组亲自沉浸式体验,哪怕只是一个纪录片剧组,也足够让她们海绵吸水一样快速成长了。

而且纪录片剧组还有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不需要俊男美女演员,想捧人也没法捧。

所以,纪录片的编导人员,也是难得地跟动画片编导差不多,没有潜规则美女的底气和习惯。

因此马和纱在这里虽然学不到“演技”,却也得以洁身自好,继续懵懂下去。

临行之前,冯见雄交代丁理慧照顾好马和纱、别让她被人占了便宜。结果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这种风险,冯见雄简直是白白浪费了一个人情。

……

剧组回程的这天,已经是2008年元旦过后了。

因为沉重的拍摄设备比较多,加上外勤有很多车辆,所以大伙儿并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