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3/4页)

,智力低下反应迟顿。但又都认为不是先天因素造成的,而是后天的。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家境贫寒且缺少母爱。但他们都无能为力,那个时候大家都贫寒,大家都缺少母爱,也就爱莫能助了。现在时代进步了,人的认识水平提高了,所以我才发现他们说的还不够全。最近我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就买了许多天才的传记回来看,想知道人家聪明过人的诀窍,好让自己也变得聪明起来。结果发现我只能这样了,不可能更聪明了,因为我的俄底浦斯情结不浓郁且不可能再浓郁了。要把我的观点表达的有理有据,太冗长了,所以就打个比方,力求生动形象言简意赅,但这样又会造成歧义,所以我的话你不必当真。我们知道母|乳喂养有两大好处,一是营养,二是提高免疫力。以此作一个未必恰当的类推,人的精神生命也需要母|乳的喂养,我猜想,俄底浦斯情结就是一个人精神生命的母|乳。我们知道俄底浦斯情结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依恋母亲(不是乱仑)。二,敌视父亲(视为敌但不是恨)——我也是父亲,也被一个小坏蛋敌视。前者帮我们建立起一个基本的人生态度:这是一个可以找到依靠的世界。当我们感到悲观绝望时,我们的精神之所以垮不掉,或者垮掉了之后又能自动地重建;原因就是无论我们自觉不自觉,总有一种力量在呵护着支撑着我们的精神生命,那就是一个人记忆深处的母爱的力量。但它是不完整的,只是一个面,在真实的世界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两个面,所以一个人还需要另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这就是俄底浦斯情结的第二部分给我们的启示:这是一个竟争的世界,你想占有的一切背后总有一个竟争者。这我就不想多说了,因为我也被一个觊觎者视为竟争者,不能跟自己过不去。总之两者合一,一个人对世界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正确的基本态度:这是一个可以找到依靠的世界,且处处充满凶险。前者提供营养,后者提供免疫力。

这个观点可能错得离奇,但不能全赖我,因为在下所知道的天才有限,而且他们身上的俄底浦斯情结都很浓,一辈子依恋母亲——一辈子能量充沛,一辈子敌视父亲——一辈子身体健康。而在下过去不是天才——我爸爸很温柔我没有理由敌视他,以后也不可能成为天才了——我爸爸不仅温柔而且老了,说错话也就情有可原了。但我有说话的权力,所以有话还是要说。

孙山比起同时代的普通人还惨,不仅缺少母爱,而且从来就没有过俄底浦斯情结了。在他的世界观还未形成时,孙姑娘是爱他的(至少她自己是这么想的而且也愿意爱他),虽然她养孙山就像养一头小猪,饿了,喂饭;病了,喂药;拉屎拉尿了,看到就洗,看不到拉倒——大多数时间看不到,但已经尽责了,像她这样的底层人总是很忙碌,但挣不到多少钱,吃了上顿愁下顿,那有闲钱雇保姆,只能把他往家里一锁,随他满地乱爬。回到家也没多少力气来抱他了,而且她很反感孙山碰她的Ru房(怕他长大了像他老子一样好吃豆腐,这也是为他好),抱他时不是把他抱在怀里,头放在在胸前;而是像夹着一只枕头似的把他夹在胳肢窝里,屁股朝她脸朝外。这个时候的孙姑娘才二十多岁,胸肌发达Ru房饱满,鲜红的|乳头只有豌豆那么大,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脱光衣服,仰面朝天平躺在床上,看着天上的月亮,默默地对冥冥中的那个流氓许愿到:除了你,我谁也不让他摸的,连我自己都不让。为了不违背誓言,孙姑娘洗澡时总是戴上一副炼钢工人用的帆布手套,这种布料粗糙得像砂纸,很快就把她全身上下磨出了一层茧子,|乳头也慢慢变得灰暗了。

等到孙山开始有能力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既没有父亲好敌视(一直没有),也没有母亲好爱。四年过去了,孙姑娘也到了三十岁的坎儿了,这时如果有一位王子来给她一个吻,也许她就会像我一样从梦里面醒过来了,但她没有遇到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