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2/5页)

人,都不

大理会。此外无论是那一省,都叫南边人,连河南江北都归入南边之列。这其间有

一省有不漂亮的事,其余各省,远如云贵,近如豫皖,都要沾光,未免说不过去。

所以人家说南边人怎样,我是不在意。”何剑尘道:“这样分法,固然是不对,但

是南方人也未尝不承认。你看那江苏人挑担子卖南菜的,他是遇到大江以南的人的

住宅,都要去撞一撞,他就是大南方主义。”吴碧波道:“我也知道他们那里有南

货,全是稻香村贩来的。就靠他那一口苏腔,引起人家同乡之念来卖钱罢了。”何

剑尘道:“说你们不肯信,有一个卖南菜,发了几万银子财哩?”吴碧波、杨杏园

都不肯信。何剑尘道:“怎么没有?而且这个人的生意,还在做呢。这个人叫王阿

六,是上海人,一个大字也不识。他不知道怎样到北京来了,无以为生,就挑了一

担南货,到南边人家去卖。他走的人家,和别人不同。别人挑了南货是到大宅门里

去卖,他挑了南货,却到南方姑娘小房子里去瞎闯。无论人家买不买,他总说了一

顿闲话再走。因此这些老鸨和龟奴,他认识的实在不少,熟悉了,生意自然也不坏。

后来他翻然改计,不干这生意,却花了一大笔运动费,在津沪海轮上,弄了一名茶

房当着。靠着他在北京南班子里人眼熟,就常替他们向上海带东西。北京的南班子,

和上海的长三堂子多是有关系的,东西带来带去,无非是班子堂子之间。日子一久,

上海长三堂子,他又认识人不少了。这一来,南北跑的姑娘,没有人不知道王阿六,

来往坐船,也非等王阿六这条船不可。甚至有些老鸨子不能亲送姑娘,简直就送王

阿六多少钱,请他包接包送。连北京到天津这一段火车,王阿六都代为照应。因为

这样子,他另请一个人替他茶房的职务,自己却北京上海两头跑,带贩烟土私货,

带为姑娘解款项珍宝。总而言之一句话,京沪之间,窑子里的事,他无所不办,无

往不弄钱。”杨杏园道:“我仿佛听见有个姓王的茶房,在北京盖了两幢房子,就

是他吗?”何剑尘道:“对了,就是他。盖的两幢房子,也是离不了吃窑子,全是

赁给窑子里的人住。据人说,他手上大概有两万多了。作一个茶房,能挣到两三万,

我们衣冠楚楚之士,得不了他十分之一,说起来,岂不令人愧煞。”杨杏园道:

“茶房挣两三万,你就觉得多吗?我听说,闵克玉家里有一个听差,家私快到十万

了,那不让我们听了,要恨无地缝可钻吗?”吴碧波道:“你两个人说的,还不算

奇。我倒知道一个最妙的财主。不知道你二位,有银行界的朋友没有?若是有,应

该知道银行界里有一个甄厨子。”

说话时,茶几上一大包蟹壳黄已经吃完,只剩一个椒盐的。杨杏园是坐着,吴

碧波是站着,不约而同的,两个人都伸手来拿这个烧饼。杨杏园坐得近,就先拿到

了。因笑道:“我倒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名人,真是枉为新闻记者。你既知道,我很

愿闻其详,这个烧饼,我就算是报酬罢。”说时就站了起来,把这个烧饼塞在吴碧

波手上。吴碧波也就接着,笑道:“这要加点作料做一篇稿子,投到上海各报上去

登,准可以弄个块儿八毛的稿费,还不止一个烧饼吃着的价值呢。”说着,用两个

指头钳了烧饼吃着。杨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