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4/4页)

运用,要搞清民主和法治的辩证关系,而不是在权力这个平台上相互掣肘,相互出难题。要做到这一点,的的确确难度很大,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过程。但是只要我们本着认真去做的态度,不急不躁,遇事不灰心。不泄气,拿出广泛的诚意来,以包容的心境面对世间万象,以改良的态度笑对我们的社会。然后辅之以切切实实的努力,我们的这个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在如何进行反腐倡廉的工作上,何伟力说,我们要把反腐倡廉工作当成事关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是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事,这使我们想起建国初期老人家对刘青山、张子善的死刑判决,身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者,亲自作出决定,可见他老人家对**的危害性认识之深,这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时时在想。**这个为伟人,为何在逝世几十年以后仍然还这样深入人心,还有这么多人想念他,信服他,回顾一下对我们的工作是有好处的。首先。国内外的研究者认为,老人家时代官员总体比较廉洁,看不到目前这种如此严重的**现象。在老人家执政的26年里,官员虽然不能排除也有**现象,然而,由于对刘青山、张子善的极刑处理,使整个官场为之震动。加之持续不断的政治学习和运动,以及一直奉行的阶级斗争学说,致使官场整体比较廉洁,鲜有**现象发生。其次,**时代社会相对比较公平,没有当前这种突出的两极分化现象。在此期间。虽说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百姓的生活水平较低,然而,由于工人的8级工资制,农民的工分制。干部的23级薪酬制,使得全体社会成员除工资、工分收入之外几无其它经济来源,因此,总体显得比较公平,基尼系数始终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第三,老人家时代没有所谓“新三座大山”,百姓无需为住房医疗上学等而犯愁。那时,尽管百姓的住房、医疗、上学条件远不能和现在相比,然而,由于低廉的房租、学费及医疗费,使得百姓基本无需为这三项无法躲避的生活支出而忧心,因此,在心理压力上感觉比较轻松。第四,老人家时代社会风气总体是积极向上的,百姓有一种当家作主的自豪感。那时,虽然百姓的物质生活很是贫乏,然而,工农兵的社会地位给人的感觉却很高,社会的整体精神面貌始终是昂扬向上的。尤其是文革前的五。六十年代,整个社会始终处在学习先进、助人为乐、为国光荣、崇尚节俭的良好氛围之中。第五,老人家时代百姓在生活方面用得安全、吃得放心,无需为地沟油、速成鸡而担忧。那时,虽然吃粮凭本,买肉凭票,物质供应绝对不能和如今同日而语,然而,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安全的。既便在十年动乱的文革时期,好像也鲜有诸如毒奶粉、苏丹红之类的有损百姓健康的新闻发生。第六,老人家时代虽受美、苏两大阵营夹击,然而却依然姿态强硬拥有不少铁哥们国家。自和苏联翻脸后,中国似乎处在了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的夹击之中,然而,虽然如此,老人家却照样能以反帝反修两不误的第三世界理论和实践,博得了越南朝鲜古巴阿尔巴尼亚等一大帮穷国的拥戴,甚至就连加入联合国都是“靠一大帮黑人兄弟抬进去的”。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和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者,老人家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是不容置疑的。虽然由于历史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