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5页)
发芽了。
“其实那时候和H只是说说而已,他回了太原,我回了无锡。中间有一些沟通,还经常写信。
“记得在北京逛王府井书店的时候我还买了一本《乐理基础知识》送给他。他和我一样,也是学中文的,也做过团的工作。我们回到各自的地方之后,我还鼓动他去北京发展。然后一晃就是两年,1993年到1995年。”
四 决定去北京
“那时候北京在你心里是什么样的概念?”
“外地人对北京都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虽然神圣但是没有感情色彩,因为没有生活过,只是一种想往。”
“你为什么最后决定去北京闯荡?”
“我想通过这个闯荡去寻求我的一个方向,我朝着我的方向去做事情。但是做什么?怎么做?一开始是不知道的,很茫然。
“我当时在日记上写了,要么就成,不成就赶紧撤,我当时是这样的心理。我如果再不出来闯荡,我就会后悔一辈子,年龄不饶人,我不可能在每个年龄段都出来。但是我觉得我出来闯荡了,哪怕失败了,我可以安慰自己,我经历过了。”
“没有到北京的时候,你精神上最饥渴的是什么?”
“精神上的孤独,我一直说我这辈子是一个孤独的人,不是指身体的,是指心灵的。这种孤独会让你觉得想去挣脱周围的东西,去寻求。后来我从无锡到了北京,工作上我觉得从外人的眼光里我寻求到了我的方向,其实我只是把它当做我的一份工作。”
飞往法兰克福(3)
“在娱乐圈十年你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不是成就,不是地位,也不是名气。”
“但这些一定是你闯荡北京以前最想要的东西,你不能否认这一点。”
“肯定希望有人认可自己,人都会有被认同或者是成功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觉得你是有价值的。但是我现在想想,我最成功的一点,我觉得我的付出是正确的,我没有付之东流。我觉得我走的这条路,在完善我的个性、我的性格。
“我在走这条路的过程中间,走了一条别人看来很顺利,我也觉得很顺利的路。但是顺利是在我的选择之中的顺利,我会排除很多路去走这条路。这个排除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你的判断力的考验。每个人都会选择走路,但是选哪条路是需要你排除别的路的结果,所以我觉得我是一个特别有判断力的人。”
“你的判断力和你选择的方向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地完美了吗?”
“是。我的朋友岂珩跟我说,‘你是不是特别信佛?’我说‘我没有刻意信佛,但是我是朝着人所需要的一切完美的东西去努力。’然后他说‘你是一个特别神奇的人,你在走你的路的时候,其实走了一条最正确的路。但不是什么外力造成的,是通过自己内心的判断去走的。’”
“你在判断一条道路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不走那条路,必须走这条路呢?”
“我一直说过,每个人在选择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尊重你内心的选择、决定,每个人潜意识的东西是你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它是你的思想、性格、行为规范下的一个潜在的判断。但是如果在选择的时候考虑了很多外在的东西,或者有钱,或者有利,人云亦云的话,最后你肯定会走错路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前往德国巴登·巴登(1)
10月22日
“飞机还有20分钟到达法兰克福……”德国到了,这时已是德国时间20点,相当于北京时间1点。
飞机轻轻地滑翔,机窗外一路闪过远处晶莹的灯光,一看就是个好天气。能见度极好,那感觉就像在草原上看星星。
一路人马等齐,准备取行李,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