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4/5页)
在打,就路见不平地前去拉架。原来,杨水掘了一座新坟,被这坟主的后代给抓个正着。他们恨不能把杨水给一家伙打死。据坟主的后代讲,他们与杨水非亲非故、无仇无怨,他凭什么要掘他们老子的坟?李公言知道其中必有奥妙,就把杨水拉到一家小酒馆。老谋深算的李公言开门见山地说:“你做的是什么生意呀?能不能合伙发财呀?”杨水就说:“你能给我找一个在坟场旁边住的地方吗?”李公言说:“那太简单了,我们零作坊旁边就有一片坟场。”
杨水从陕西渭南来,他有一个绝活儿,那就是做仿古陶器。这陶器要是放在一堆出土文物中,能以假乱真。从这陶器上,你能看到斑斑驳驳的彩釉和裂纹。这种假文物深得外国人喜欢。他们不识货,肯出钱。杨水靠卖假文物在家乡盖起了两间房。他掌握了外国人鉴赏文物的习惯,那就是闻它身上有没有一股曾经深埋地下的尸骨味。为此他想了一个办法,把这些陶器放到墓|穴当中,尤其是放置到那些新坟当中,这样,尸体腐烂的气味会点点滴滴地渗入到陶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他要隔三差五地打开墓|穴,将一些他特意放置到尸体上的泥土再一次次地涂到陶器上,使它的气息和形态更加与文物接近。几个月后,把这些陶器从坟里取出来,就可以卖个好价钱。杨水在陕西卖假文物时曾经被公安机关抓起过,所以他后来就打游击战,去一些相对边远的省份做他的生意。他每到一处,都与当地大旅行社的导游拉好关系,因为他要依赖他们才能把它们卖出去。导游会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杨水做的最大一笔买卖,是两年前把一只陶罐卖给了一个丹麦人,那人对着陶罐赞叹不已,给了杨水三千美金。杨水说他造假的本领都能骗过文物鉴赏专家的法眼。他一般春天出来,带上精心炮制的一堆陶罐,找一座新坟,掘开后将其一件一件地送进去,到了秋天再把它们一一取出脱手。在零作坊,杨水已经卖掉了五个陶罐,除却他分给李公言的三千,给大天旅行社的导游四千元之外,他还净赚两万元。他本想把最后三只陶罐卖出后就离开零作坊,不料有位买了他陶罐的法国人发现自己花了冤枉钱,就通知了饭店的保安,保安报了警,警察通过提审导游找到了住在一家小旅馆地下室的杨水。
坟墓(3)
警察在查封零作坊的同时,李公言已经把杨水所做的事对翁史美和盘托出。翁史美怎么也不会想到,其貌不扬的杨水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干这种听起来非常戏剧化的造假文物交易。虽然油灯的光线黯淡,她还是看出了那三只未出手的陶罐的美。那是一种若隐若现、时有时无的美!它确实像极了博物馆里所陈列的那些出土文物。当警察要把这陶罐拿到警车上的时候,翁史美提出要闻一闻这陶罐身上的气味。矮个警察没有好气地说:“闻吧,一股死人的味儿!”翁史美俯下身,对着陶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她立刻被那股湿润、陈腐、老旧的气味所征服了。她以前是看不上杨水的,现在却对他刮目相看。她甚至产生了一个联想,杨水是不是孟十一?在她眼里,能把泥土和色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人是不寻常的。她觉得杨水过的生活是冒险而艺术的,谁能有把造假文物放置到墓|穴中复古这样离奇、大胆的设想?
作为私屠滥宰场所的零作坊被取缔了。翁史美被罚了三万四千元,作坊的人也都陆续离开了。最早走的是王军,他说如今开网吧赚钱,他要和过去的狱友一同开一个。刘铁飞又回到蒙顺桥头的老地方,与那些等待雇主挑选的民工站在一起。李公言还想干他的老本行,他想买辆二手面包车,做日渐看好的小公共汽车运营的生意。王爷呢,他说什么也不肯回敬老院,他说要守着零作坊,不让宰猪了,他可以养鸡养牛。他劝翁史美从此以后要做正当生意,省得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
零作坊成了这一段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城市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