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5页)
鼎的特务,是“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的主要策划人,曾被戴笠誉为“读书甚多,才堪大用”),在与这位曾经快乐的把绳子套在脖子上演戏的年轻人的面对面的对话中勾联着那些如烟的往事。
第九节作者主要抓取庄璧华这个充满自由主义思想的可爱“大姐”来展开叙述,写出了一个充满幻想、单纯善良的女性在大的历史变动中的命运沉浮,读来令人唏嘘不已。此外,这一节还花费更多的笔墨向我们介绍了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团体日记,这一历经70余载仍安然保存下来的珍贵文物。第十节写剧团成员们的爱情故事,15个人的小团队最后成就了4对伴侣,那个年代的爱情至今读来都让人为之肃然起敬。
最后一节,作者向我们交代了北平学生移动剧团的最终命运:剧团中的大多数人最后来到了延安。不过,仍然有一部分团员没能和大家一起坚持到终点,有的选择了别样的道路,有的不幸在中途病逝。诀别与分道成为了最后的主题,各为其主的选择让他们从朋友变成了敌人,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最终在战场上相互厮杀,郝龙就曾被后来加入国民党的郭同震“抄家”,直至最后牺牲在解放战争中。
这就是北平学生移动剧团的故事,在所有的故事结束之后书的后半部分呈现的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团体日记会将我们带到故事的原点,在那一行行的文字间呼吸1938年的空气,感受那份战火红遍天的苦难岁月中跳跃着的一簇簇的青春的火苗。
翻开《1938:青春与战争同在》,透过那一张张穿越历史风尘的老照片,读着那一段段沉静而内敛的文字,你会收获一份久违的阅读体验。因为书中有放声歌唱的激情岁月,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更有血与火洗礼下的时代印迹,大时代变动中的人心沉浮,以及那本发黄了的日记本上留下的那些饱含着泪与痛、笑与美的青春记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北平学生移动剧团人员介绍(1)
张瑞芳:著名电影演员,获第1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终生成就奖,一句“我是你们的fans”赢得全场掌声雷动。当时张瑞芳是剧团的台柱子,她和她的伙伴们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等十几个经典剧目。(书中“1937:田园生活的破灭”是对张家三姐妹(张楠、张瑞芳、张昕)的集中介绍)
二女儿张瑞芳正是豆蔻年华,她中等个子,端庄秀美的脸庞,眉宇间透露出青春和灵气……‥
瑞芳躲在宅院二进门口,抢在第一时间从拉门铃的信差手里接过信来,读着那些热情的话语,她的心里被朦朦胧胧的感情所掀动着,那时候,她还弄不清这是不是爱情,更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后来会和他发生那么大的关系。
1935年秋,张瑞芳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脱下了蓝短衫和黑裙子,穿上了让体型显得更加秀美的旗袍,再也不用啃那些让她感到头痛的数学了,她的艺术才能如鱼得水般地释放出来。
荒煤,笔名梅白,左翼作家。新中国建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书中“来自亭子间的文人”一节讲的就是他)
用他自己的话说:整整一年时间里,就是不断地唱着救亡歌曲,既不断地呼吁“战斗”,又不断地哀叹“流浪流浪”……凄凉的音调,总是不绝地萦绕在心头。
很多年后,当回忆这一年时,他说,那是自己“一生中经历最复杂、感情最激荡、生活最动荡的一年”。
然而,他仍旧怀着深深的感情怀念那一年,他没有被苦闷所压倒,生活在一群热血青年中间,他感受着他们的热情,也用自己的智慧和信念感染着别人,青春的火焰不断地在他心中点燃起希望之火,正是这希望之火鼓舞他穿越艰难,努力地追求,努力地向前。
庄璧华:日记的最初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