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2/5页)
密切地关注着苏联对阿富汗“逐步而明确”的介入。一份高层报告指出,如果苏联向塔拉基提供直接军事援助或者派出部队,这将不仅影响到阿富汗本身的局势,并且会波及伊朗、巴基斯坦和中国,甚至亚洲屋脊之外的其他地区。1979年2月,美国驻喀布尔大使被刺事件使得原本不确定的未来开始变得明晰起来。就在霍梅尼回到祖国后仅仅几天,阿道夫?杜布斯(Adolph Dubs)所乘坐的装甲车于光天化日之下在阿富汗首都街边的警方检查站被绑架。他被扣押在喀布尔饭店(即现在豪华的塞雷纳酒店 Serena Hotel),几个小时后在一次失败的营救行动中被杀。
尽管尚不确定绑架大使的幕后黑手及其动机,但这足以让美国更加直接地介入该国事务。美国立刻停止了对阿富汗的援助,并且向反共人士和其他反对新政府的人提供支持。这标志着美国人一项新的长期策略的开始:他们主动寻求与伊斯兰教徒的合作,这些抵制左翼势力的伊斯兰教徒与持相同立场的美国人是天然的盟友。这一交易的代价要过上数十年才能显现出来。
在这一新的进展背后的,是美国人对阿富汗可能倒向苏联的恐惧,后者在1979年下半年似乎正在为军事介入阿富汗作准备。苏联的介入成为美国情报机构关注的重点,众多的简报和意见书都在讨论这一话题,然而这并不代表人们能够对将要发生的事有所察觉。一份提交给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题为“苏联正在阿富汗做什么”的报告以其无可厚非的坦率态度承认:“简而言之,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尽管莫斯科的计划让人难以捉摸,但是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即伊朗国王的倒台使美国失去了一个在该地区的重要盟友。美国人现在担忧的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会使局面变得更糟。
苏联也在担心同样的事情。由于霍梅尼掌权后没有向苏联敞开大门,反而减少了合作的机会,因此在莫斯科看来,伊朗所发生的事情并没有给苏联带来什么好处。于是,苏联军方设计了一系列应急方案,一旦(如总书记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所言的)“友好的阿富汗政府”需要支援,苏联便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军事部署。美国人监视着伊朗和阿富汗北部边境的军事活动,他们观察到一支苏联特种部队正在朝喀布尔开进;同时据中情局判断,有一个航空兵营被派到了贝格拉姆空军基地,该基地是苏联物资进入阿富汗的主要据点。
在这一关键时期,阿富汗的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1979年9月,野心勃勃、难以捉摸的哈菲佐拉?阿明(Hafizullah Amin)在权力争夺中取代了努尔?穆罕默德?塔拉基。作为体现苏联政治局意图的喉舌,《真理报》(Pravda)曾在社论中将阿明称作是有希望的阿富汗领导人。而现在,莫斯科指责他是革命的敌人,为了一己私利试图操纵部落斗争,是“美帝国的间谍”。苏联十分关注阿明已经被中情局收买的谣言,而阿明的政敌也在大力地散播这一谣言。苏联政治局的会议记录表明,莫斯科非常担心阿明会投入美国人的怀抱,华盛顿极力想在阿富汗扶植一个亲美的政府。
苏联人的焦虑与日俱增。阿明在发动政变前频繁地与美国派驻阿富汗的使团接触,这似乎表明华盛顿正在从伊朗政策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并开始重整旗鼓。随着阿明对苏联人的态度愈发冷淡并且在掌权之后立即向美国示好,苏联动手的时机到了。
如果苏联现在不采取强硬措施来支持它的盟友,它将不仅仅输掉阿富汗,而且会输掉整个中亚地区。瓦连京?瓦连尼科夫(Valentin Varennikov)将军后来回忆道,政府高层在“担心,被赶出伊朗的美国人会把他们的基地迁到巴基斯坦,并控制住阿富汗”。在其他地区,苏联的领导地位也受到了挑战,看上去已经落于下风:政治局讨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