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4/5页)
三个中年人,有两个是钱包往外掏得飞快的还有一个是钱包掏得最慢的,他们走到小伙子面前,道:“走吧,和我们走一趟。”“干什么?”“你不是要找共产党员吗?去公安局找吧。”“我是开玩笑。”“去公安局解释吧。”
稿酬
时下是市场经济,出版社也早就开始了自负盈亏,有偿书号有偿出书早就让一大批作者望风而退。小柳是个文学青年,名字在中国图书市场还属于不能创造经济价值的那一类,虽然他两年前就完成了一部洋洋二十万言的作品,但寄给了几家出版社,都被“不拟采用”退了回来。
这一天,小柳上网,三按两按按出了一大堆征稿信息。尤其是“免费出书”几个字让他脸红心跳。本着“死马也当活马医”的原则,他在网上把书稿传过去了。几天后,再打开自己的信箱,一条信息让他激动不已。“大作拜读,出版社的人一致认为此作品是现代一部难得的传世佳作,主编拍板决定发表。但由于现在图书市场不景气,我们无力支付稿酬,但为了作者经济利益不受损失,我们决定付给作者一千册图书,由作者自己包销。定价是……预付款是……”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小柳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我就不信我的作品……小柳把打工几年来积的钱寄过去了。一个月后,出版社按时出书,一千册几大包书摆放到了小柳的出租屋中。小柳联系书店,没人代销;小柳自己把书摆到天桥上,没有人买。小柳指着屋中的这一大堆书对我说,“你看,我这稿酬够不够丰厚?”
兔子不过坡
在山里,山民们有一句俗语,叫“兔子不过坡”。意思是说,兔子们有自己的生活范围,它们从不随便窜入其它兔子的领地。虽然还有一句话是对这句话的反证,叫人挪活,树挪死,但山民们似乎更相信前一句话,兔子不过坡,人,没事儿乱窜什么呀。说这句话,是我朴实的父老乡亲对当今青年外出务工本能的抵触。
但我还是过坡了,而且,这个坡度还挺大,从黑龙江的山村一斜就倾斜到了广州。当然,这一过坡的后果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也只能是“甘苦寸心知”了。可是说起“兔子不过坡”来,至今,我还保留着一段很鲜明的记忆。
那是山村最后一个雪天,说最后,是说在那片山地上小草已经萌生出了地面,柳树上的毛毛狗全都白晶晶地爆出了花壳,冰凌花、达紫香花或黄或紫已经装点了山涯或坡地,而就在这时,西伯利亚的一场寒流,从北极大陆吹来,又带来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顿时,刚从冻疆中缓过来的山村又陷入了洁白的缟素之中。也就是在这一天的雪后,我一个走进山林之中,本意上是拾点柴禾,烧饭、取暖,但雪地上一行清晰的兔子脚印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的注意,决非好奇,那时山村穷,山上的野生动物基本上快让山民猎杀光了,能见到一行清晰的兔子脚踪,预示着可能或者会有一顿红烧兔子肉吃。
贫穷的山村,饥饿的肠胃,环保意识,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以我的经验,我知道,兔子不过坡,它跑来跑去还是在一个山坡转,而且,从不去另外开拓道路,转来转去总是踩着自己的脚印跑,这样就给猎人在它的路上下套提供了方便。
雪落得太大,因是新雪,暄软得人只能用脚趟着雪走,困难可想而知。兔子因久在山地生活,雪的阻隔还不是太困难,它可以轻盈地在雪面上跳跃着跑。我追兔子的策略上,先找到它的势力范围,然后发现它奔跑的规律,再在它回旋的地方下一个套儿,最后,捉一只肥肥胖胖的兔子回家吃肉。可是,这只兔子却太出我的意料,它没有沿着一面山坡来来回回的奔跑,而是从一面山坡又奔到了另一座山坡。在它的带领下,我也到了另一面山坡,这时兔子又纵下山坡,跑入了一片沟谷中,顺着沟谷的一片红柳林中又跑向另一座长满榛柴的山坡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