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2/4页)

上,我也不敢向你打什么保票。总之,你我都尽人事而听天命吧。”

送走了汪春,杨昊心中一时颇为不快,在送给汪春那个檀木盒里装着价值一万两白银的珍珠玉石,换来的却是这一句不轻不重的话。长安的水太深了,长安的官场太黑了,除非你不跟长安的官场打交道,否则不管你在外面多大的势,进了长安也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更让人恐惧的是这种两眼一抹黑的境况,真是比被人宰还要让人沮丧。杨昊觉得实在有必要在长安安排一个得力的人,就像在回鹘的万端一样,充当自己的耳目和代理人。张呈是个很好的选择,可惜他对丰州的事了解的太少了,而且他跟鬼帮纠缠不清。鬼帮现在已经在长安城里崭露头角,发展的势头非常好。但在杨昊的棋盘里,鬼帮必须要和自己保持相当的距离,他应该是一个忠实的合作者,而不是自己的下属,甚至连朋友的身份也不能给他。

除了张呈还有谁能担当此重任呢,张仁?此人在搜集情报,探听消息方面,张仁做的比所有人的都好,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他可以一个人干的很好,却不能独挡一面。而且,张延年的死终究是一个隐忧。

杨昊一度想用方立天,但随即就否了。方立天的才干可以主管像绥州这样的普通州府,甚至可以去太原、洛阳去独当一面,但长安不行,长安的水太深,他应付不过来。

想来想去,杨昊最终下定了决心:把张伯中派往长安。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论忠诚、资历、能力张伯中都是去长安的合适人选,但内寺坊也很需要他,把他调走,内寺坊等于是塌了半边天。朱七擅长做警卫工作,其他方便既无兴趣,能力也确实不足。

杨昊找来张伯中,问:“我想让你出任天德军驻上都进奏院知院,你意下如何?”天德军虽然已经由道降为军,但进奏院一直还保留着,知院秦邦,承应郎张呈都还在各司其职。张伯中道:“进奏院知院乃是核心要职,大人信任,张伯中感恩不尽。”

杨昊苦笑了一声:“可是我又不想让你走,你说怎么办?”

张伯中道:“大人何不请河东名士曲处机出任此职?以他的声望机变在长安必有一番作为。此外可调穆兰青为承应郎,再从情报室与内寺坊中各抽调一批干练人才同赴长安。”

杨昊沉吟道:“穆兰青人倒是是能干,只是阅历不是太浅了?”

张伯中笑道:“一两年间,他自然担不起来重任,但三年后,他必成大人的得力助手。到那时,大人才是真正需要倚重长安的时候。”

……

颍王府,明乐堂。

虽然门外寒风逼人,但大殿内依旧温暖如春,李炎斜靠在绣墩上,仔细看着杨昊写的关于绥州事变的经过,杨昊写了有二十页纸,就他所知的每一个细节都写到了。

在李炎面前的案几上摆着一个紫檀木盒,盒盖敞开,里面是码放的整整齐齐的金条和八颗鸡子大小的珍珠。汪春跪在厚实的地毯上,已经有半个时辰了,李炎的眼一直没有离开这二十页纸。杨昊写的东西他看过,满纸的大白话,但意思并不难理解,他明白为何李炎要看这么久?他到底在想什么。

“啪。”李炎把那二十页纸丢在了桌子上,汪春微微颤抖了一下。

李炎闭目养了会神,然后吐了口气问汪春:“他写的这些东西属实吗?”

“奴婢仔细勘察过,并无虚妄之处。”

“哼,”李炎冷笑了一声,指着案上的紫檀木盒:“是因为这个你才为他说话的吧?”

汪春叩头道:“奴婢不敢,奴婢没有贪他一文财。”

李炎深吸了一口气,挥挥手道:“没你的事了。”

汪春爬着往后退,头始终没敢抬。

“回来。”

汪春慌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