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4/4页)

梯人有可能顺流而下直抵巴比伦。迪亚拉河上的埃什嫩那本也可以阻挡东方山区新迁移来的欧印民族加喜特人,它的毁灭使加喜特人可以此为基地,逐步进入阿卡德中心地区。在马瑞地区出现的哈那国的一个王带有加喜特王族的名字,可见加喜特人已进入这一地区。如果赫梯人南侵,和他们同属印欧语系的加喜特人肯定会联合入侵者共同打击阿摩利人的巴比伦王朝。在叁苏迪塔那31年,赫梯王穆尔悉里什第一顺河南下,突袭巴比伦城。此时,古巴比伦社会内部矛盾激化,贵族和富豪大肆收买公民份地,失去份地的平民或依附于豪强或沦为债奴。虽然每位巴比伦王在即位后都要发布解负令释放债奴,但很难根本抑制豪强。久之,巴比伦的豪强林立,平民大量流失,兵源匮乏,国王无法组织有效的兵力进行防卫。在新兴的赫梯大军的打击下,巴比伦军队接连败绩,导致首都被夷蛮攻陷。赫梯人把大批俘虏和财宝包括主神马尔杜克的金像掠往小亚细亚。加喜特王朝第十王阿古姆第一和赫梯达成协议,从其手中接管了巴比伦,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新王朝。24年后,阿古姆第二从赫梯要回马尔杜克像并因此得到巴比伦人民的承认。加喜特的第13王乌兰布瑞阿什和第14王阿古姆第三共两次征服了南方的海国,攻陷其首都恩利勒堡,再次统一了巴比伦尼亚。

。。

十 从阿淑尔城邦到亚述帝国(1)

两河流域北方中心阿淑尔城位于底格里斯河中游西岸的岩壁上,处于沿底格里斯河的南北交通线和辛旮尔山脉东西交通线的会合处。阿淑尔城缺少可耕地,但是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亚述后来走向轻农耕,重商战的立国之路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古亚述城邦时期的情况大都来源于小亚细亚的卡尼什城中的亚述商贸区出土的泥板文书。满载着货物的古亚述商人的驴队从阿淑尔城出发,穿过两河流域北部平原,沿着陶鲁斯山脉到达小亚细亚的卡尼什城。在这里,他们把货物转买给本地的商人。当阿摩利酋长沙姆西阿达德在亚述阿淑尔时,他面临着两个主要的敌人:迪亚拉地区的埃什嫩那和幼发拉底河中游的马瑞。沙姆西阿达德在王城埃卡拉图被攻陷后逃往南方的巴比伦。得到巴比伦王辛穆巴里忒的援助后,他重新占据了埃卡拉图。三年后,沙姆西阿达德又攻占了阿淑尔城,废掉了古亚述的最后的王埃瑞舒第二,开始了统一亚述地区的伟大事业。在沙姆西阿达德死后,他以武力建立的帝国瓦解了,各臣服的城邦纷纷脱离亚述的控制。金瑞林进入马瑞称王,马瑞再度强大,并打败了亚述。亚述王伊什美达干不得不臣服于埃兰、埃什嫩那和巴比伦。在巴比伦的汉穆腊比同埃兰、拉尔萨、埃什嫩那等强国争霸的时候,亚述地区的各小城邦在强国之间不断改主易宗,以求生存。在沙姆西阿达德以后的三个世纪中,亚述地区的国王们臣服于南方巴比伦和胡里安人的米坦尼大国。

米坦尼的衰落给了亚述人与埃及、赫梯、巴比伦并列称霸的机会。亚述在阿淑尔乌巴里忒第一(前1365—前1330)在位时期开始对外扩张,首先征服东部山区穆茨如人,巩固了王朝在阿淑尔和尼尼微的统治。从此以后,直到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灭亡,阿淑尔至尼尼微地区一直为亚述的本土和核心。阿淑尔乌巴里忒的力量强大到足以干涉巴比伦的事务。他把女儿嫁给了一位加喜特巴比伦国王。不久巴比伦发生叛乱,加喜特人杀死了新国王、阿淑尔乌巴里忒的外孙,把一个加喜特平民扶上了王位。阿淑尔乌巴里忒驱逐了篡位者,把自己的曾外孙库瑞旮勒朱第二扶上王位。这样,巴比伦国王实际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