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4页)

其同伙,以一对九,那九人竟缺胳膊少腿而退,无一幸免。遂惊服其盖世武功,乃向一清道长再三陈情,才得在一清道长门下学艺。因其带艺而来,在江湖上又有些小名头,一清道长以同道待之,并未列入全真弟子之内,而是以友论艺,以艺会友,相处五年,倾囊以授。

忽一日,一清道长以百岁之身,无疾而终。高一鹏恸哭三日,披麻戴孝,以俗礼守灵七七四十九天。而后叩别山门,重蹈江湖,一时名声鹊起。只因他平素嗜书如命,足智多谋,谈吐中又爱子曰诗云,旁征博引,瘦骨干筋,摇头晃脑,一副穷酸师爷模样,被友人戏谑为“病师爷”。久而久之,原先名重武林的“万里飞一鹏”渐渐没人知道,而“病师爷”的名头却大响起来。

明朝末年,“病师爷”突然在江湖道上失踪了。

谁料想三十多年后,高一鹏却蜗居于大理洱海东岸一个小小渔村!

原来,三十多年前,受友人相邀,高一鹏到了闯王军中。因闯王大军出动与敌军对垒,皆为大队撕杀,武林高手的拳脚刀棍在混战中虽可逞一时之勇,但终抵不过成百上千的兵勇莽夫。所谓“武功盖世,突入万马军中,指东打西,挡者披靡,如入无人之境”的赞语,不过是文人墨客虚拟的夸张之辞而已。高一鹏深明此理,将一身武功隐住,化名高华,在李自成营中当了一名谋士。

这一来高一鹏便成了真师爷,跟随大军,出谋划策,攻城池,杀贪官,除污吏,直捣金銮殿,大落大起,轰轰烈烈。其时,刘毅之父刘百啸也在闯王军中。因其武功高绝,人称“千山卷百啸”,与韩风的祖父韩天庆在一起,随军驻扎于山海关之南五十余里营盘之中。刘、韩二人本为河南同乡,遂结为异姓兄弟。高一鹏常随总哨刘宗敏视查军务,因而结识了他二人。因高一鹏化名高华,又一直以谋士身份出面,刘百啸竟始终不知这高华便是与自己齐名的当代四大高手之一“万里飞一鹏”。

吴三桂兵变山海关,引清兵直扑京城。刘百啸见利忘义,密降了吴三桂,为避朝廷追究“从贼”之过,经吴三桂举荐,用其原名刘偁,受领总兵衔。当时,他招罗手下在营中内应,并再三拉拢韩天庆入伙。天庆勃然大怒,与刘百啸动起手来。可怜韩天庆技逊一筹,身负重伤,拼死逃出,仓惶奔向京城报讯,途中恰遇高一鹏随军驰援,韩天庆便将尚在河南老家的全家老小托付给高一鹏,最后留得一言道:“保韩家有后,报此血仇!”言毕吐血而亡。继而京城失陷,闯军化整为零与清军周旋,浴血而战,大部都不屈而战死。高一鹏成了朝廷悬赏缉拿的钦定要犯。他凭一身绝世武功,与前来追杀的清廷鹰犬生死相搏。无奈杀了一拨,又来一拨,竟死死纠缠了三、四年之久。甩脱清廷纠缠之后,他直奔河南韩天庆老家,不料已晚了一步,韩家庄已被刘百啸挥兵血洗!幸而天庆之子韩风被一老仆偷偷救下。高一鹏背负不到五岁的小韩风踏血而遁。几经周折,最后潜至大理洱海东岸一个名叫海园的小小渔村,隐姓埋名,自称落第秀才,家遭战乱,仅携孙儿逃荒而来。当地白民民风淳朴,见他二人可怜,遂收留下来,帮他盖了三间相连的草屋,他便开了个小小私塾。平日里教一群白民顽童诵诵三字经、千家诗一类的书文。而于韩风则倍加关怀,倾胸中之学问以授之。只因其年纪幼小,于武功一道,只教了些站桩吐纳,腾挪纵跃的入门功夫。为防他人生疑走了风声而危极风儿性命,他便将武功招数全隐于嬉笑玩耍之中,从未向风儿点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渔村一住十有余年,村民全然不知其人乃十数年前便已名震武林的高人,就连风儿也不甚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