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3/4页)
与前面几十页一样,诗词的解释和写作背景都有着详尽的记载,而后面的词却没有任何解释,江夕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搞不懂这本书的编写到底是何意思,无法确定这到底是有何意图,江夕继续翻着接下来的章页,从六十三页开始后面的内容跟前面的一样,两首词的用韵相同,细细读来所要表达的意思尽是相同。
江夕在心中默默计算了一番,最长的词牌多达二三十首,而这位痴迷秦词的任行之前辈后面就跟着多少首,江夕有点默默的佩服这位前辈,据刚才书本的介绍这位任行之前辈是一位剑修强者,乃是南方一派有名的强者,或许是这本词集想要记叙的是秦少游,所以对任行之这个人的介绍没有更多的记载。
一个主修剑术的人,为何却留有这般多的词作,而且被编进这样一本普通的文史书籍内,这让江夕有点奇怪,心中这样想着,手上翻页的速度他却没有放慢一点,眼睛仍然细致的想要从书本上找到一点突破点,哪怕是一点点的破绽。
有清风从窗外拂来,夕阳已到了西山头顶,天色已经不早。
也许是太阳将要落入群山的怀抱,江夕一眼瞥到了某页的一首词,这首词的题目是“次韵,杨花词”,既然是次韵,那便是那位剑修前辈的作品,其中一句他看着有点熟悉,不是看过,而是听过,在他十四岁时听师兄华轼吟过,而且师兄对其非常赞叹,那时的他只是硬生生的将其背诵下来,没有想到今日却亲眼见到。
在江夕的记忆里,有点很模糊很杂碎的印象,也和这首词的有关,但他脑海中的那点斑驳确是关于任行之这位剑修的,而不是别的,江夕皱眉沉思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想起,但有一点他可以确定,任行之这个人的绝对不要简单,他需要找人询问了解,江夕突然想到了徐子清,因为这位富家公子的家乡和任行之相同都属于南方。
直到此时江夕才发现自己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抬头望向窗外,才发现天色已至黄昏。
看書罓小说首发本書
。。。
 ;。。。 ; ; 当初参加书院院试时,院试之中的科目便有一项探识,而那场看似摘抄誊写的科目却难倒了很多人,确切说是难倒了许多修行境界低下的院生,探识考的便是修行者对念力运用,同样反映出的是修行者识海中存储了多少念力,而那一科考试的淘汰率确是六科考试中最大的,有很多考生直接昏倒在考场中,比如许子清。
江夕看着纸质明显比外面地摊上更要细腻的纸张,白纸上留下的很清晰的墨迹,让人感觉却有点吓人,因为这些秀丽的字迹如探识科目中的一样,是念师凝结念力撰写下来的,若是读者想要观察阅读,就必须用自身识海中的念力去阅读。
江夕看着纸上的文字,初时觉得那些字迹很是清晰,但观察的时间略久一点,却感觉那些字迹如沉入大海一样,渐渐看不清,那种感觉很不舒服,就像你看着画中摄人心魂的美女,突然那副画好似被无情的风雨日晒所洗涤,顷刻间变得非常的不堪,使你之前看到的美丽画面如轻烟飘去,让人捶心顿足;犹如一颗绣花针落入一泓清泉中,虽然那清泉的水清澈透明,但还是因为波动而产生镜花水月一样的模糊,让人的视线不觉间堕入深渊,那深渊就像大海。
人眼明明亲眼看到的东西,却让人不知不觉间消失这该是多么的失意,而这些书中的文字却不这样大气,他不仅带来阅读者的失意,还会让你的识海产生一些细小的波澜,想要看的越清楚,就必须动用更多的念力,而动用更多的念力就是为了让这些文字更稳定清晰的呈现在你的眼瞳中。
如此下去就好比一口有着漏洞的水缸,如果你不持续性的往缸中倒水,那么带来的结果就是干涸,这样的道理很简单,但楼中观书的人很明显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