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3/4页)

一。”两军交战,起码是相隔七十丈,这正是大多数实战弓的射程极限。主将对话之后,两军冲锋,此时敌手进入射程,便是箭如流星、矢如雨下地压制,大战开始。如果这时弓箭还有穿透力,能洞穿敌手的铠甲,杀伤力就大了。

这次向天云准备用收购的蚕丝来做弦,他收购的蚕丝是吃柘木叶子结茧再抽出的丝,细而坚韧,算是一个好选择。因为收购的蚕丝足有十余丈,便可以按古法每条用丝线二十余根作骨,然后用线横缠紧约。

其实牛筋做弓弦,除了难度大,砸筋撕筋非常累,而好的牛背筋虽然可达到三尺长,但一头牛就一根。另外,应该也和地域有关系,向天云听说在北方草原,都是牛皮做弦或者牛筋做弦,一张整弓,除了木材作为弓臂之外,处处皆是猛兽筋皮角所成。

这原因不仅有北方有柔木、南方多佳竹,北方严寒、南方潮湿等原因,因此北方多木弓,南方多竹弓,而如果在豫章郡这样酷热潮湿的地方用牛筋做弦,在夏日雨雾天气,牛筋容易出现受潮、沾粘等问题。

不过,向天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一天也会去北方,还是留出部分牛筋来体验。于是,他拿出一些牛筋,挂在康王鼎附近温度较高的地方晾干,便开始做弓了。

………【第二十九章 开赴秘境】………

向天云这次准备做两把弓,一把是竹弓,平日练手所用,以前那把小竹弓已经练坏了;一把是可用于实战的柘木弓。

从选材来看,取干之道有七,柘为上,竹为下。柘木的硬度比桑木和枣木要好,韧性极强。他先用斑竹弓热身,拿出一把锯子,锯出斑竹的中心部分,大约和自己身高等长,五尺不到。

他再量出三寸左右为弓把,用环首刀以弓把为中心向两头加工,分别削窄、削薄一些,把那些竹节削平。满意之后,他试了一下,把这五尺长的弓干慢慢弯曲起来,看看能不能把两头弯到一起。由于这斑竹一直泡在渔船下,此时还未完全干,弯起来并不难。

向天云打量了一下,用锯子锯了两小段柘木,每段八寸,梢长应该能帮助他这样的少年省力。再把它们削到和斑竹末梢一样的宽度,便用矬子搓了两个弦槽,就扔到一边,等鱼鳔熬好再说。

然后他忽然趴在地上,测算起从弓把到弦的距离,再到弦被拉到最大幅度处的距离,不断在那里划线。半晌,他觉得已经测量好了,便站起身来,开始做柘木弓。

他把柘木料仔细地看了几遍,选出两段稍长的做弓臂,两段四寸多的做弓把。弓臂稍弯曲,弓把则是直把。形状模式一律先引墨弹线,再用锯子锯割,最后打磨。打磨用的是路上摘采的一种草,名叫节节草,也叫莝草。

康王鼎熬制鱼鳔的速度比他想象的要快很多,等他忙完三段弓身,鱼鳔水从开始的清水模样,现在已经熬出胶液,有些发黏了。而此时,挂在旁边等待晾干的牛筋刚好可以砸了。

向天云拿出一把锤子,耐心地砸起来,不断地砸劈,牛筋终于成了一条一条的样子。这时,向天云坐到地上,开始慢慢撕。这也是个耐心的活,对他这种好动的少年来说,是一个考验。

牛筋泡水之后,筋丝会变长约莫一半多。向天云从一条条慢慢撕成一丝一丝,最后把它们打捆,扔进了水池中浸泡,一会再用。

此时,鱼鳔即将熬好,他先把牛筋洗干净,又准备好蚕丝,准备好两块和弓把等长的竹片,便拿起竹弓放到地火上烤。这时的火自然已经调小了很多,竹子的内侧对着地火慢慢烤,竹背便渗出水珠来。

竹弓比较简单,烤好后向天云开始按照开始测算好的长度与距离,把弓慢慢弯曲到理想位置,然后往弓身内注入灵气,驱逐里面的湿气与杂质,否则仅仅是这个定型就要十日。

现在比较累的就是砸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