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它的一切都用一种不变的形式固定下来,而性爱则总是以其自主的任意形式顽强地表现自己。这样一来,代表维护社会利益的道德家们与张扬性爱本能的自主表现形式的作家、艺术家就往往居于一种冲突状态。
从客观的角度上讲,婚姻未必不是一种解决办法。它既满足人性爱本能的需要,完成生命创造及繁衍,又使社会能按照一种既定的轨道运行。对于将安全感置于生活首位的芸芸众生来说,婚姻的确是一种和平共处的最佳选择。但对于渴望创造、冒险和寻求刺激的作家、艺术家看来,婚姻只是男女结合的一种形式,而不一定是最佳形式,从本性上看,作家、艺术家是追求自由的创造性生活的人,他们极端重视内心的感觉,重视感情的真实性。一旦没有了内在的爱欲情感,婚姻的外在形式便毫无意义。在艺术创造之外,形式并不重要。
只要真心相爱,一切都是允许的,无可非议的,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就是这样。他们是生命本能的捍卫者,是顺应天性、张扬生命本能的自由创造者,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唯生命本能论者。
社会之所以反对唯生命本能主义,是因为社会清楚地知道,人的天性和本能是自主自由、任意、多变而又倾向于取向多元的,这将破坏已有的婚姻形式,扰乱社会的秩序。时至今日,人的爱欲情感取向的多元性已为不少的研究者所认同。正如性心理学家沃克所言:“人类婚姻的对象尽管只有一个,可是在感情上男女都可能在夫妇关系之外另有眷恋。因为人实在是个多元性感动物。”另一位性心理学家哈维洛克·霭理士也阐发了类似的观点:“每一个男人或女人,就其基本与中心的情爱来说,无论他或她如何地倾向于单婚,对其配偶之外的其他异性,多少总可以发生一些有性爱色彩的情感。这一事实,我们以前不大承认的,到了今日,我们对它的态度已经坦白得多了。”
捍卫人的自然天性和生命本能并没有错,但作家、艺术家往往把生命本能的重要性强调到了极端,而且只承认天性和本能的真实性。然而,真实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善的,是对自我的保存和发展无害的,但作家、艺术家从来不管好与坏,有利有害,是否会带来不幸的结果,他们只听从天性的召唤,只按照生命本能的吩咐行事,并且放纵本能。
。 想看书来
五 张扬生命本能(8)
作家、艺术家完全听命于生命本能。本能告诉他们做什么,怎么做,他们便怎么做。看看作家、艺术家的生活,我们不难证实这一点。一有机会,他们是决不肯当清教徒的。他们乐于接纳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和感情诱惑,并沉溺于其中。像芸芸众生那样规规矩矩度日的作家、艺术家,在其总数中所占比例实在太小。对于作家、艺术家的生活,我们不要去看他们如何表白,崇拜他们的人如何为他们掩饰,而要从他们生活的深处,尤其是从他们秘而不宣的生活之处开始探索,这样我们才容易看到事实与真相。
从一般艺术史看,根据作者的叙述,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斐尔是位性情温和、彬彬有礼、品行高尚的人,但根据当时的知情人瓦萨利的记载,拉斐尔这个“道德神”实际上是个异常多情的情种,他对女人非常迷恋,充满情爱,并总是迫不及待地去侍奉她们。他始终是在无休止地放纵自己的情欲,追求感官的快乐,纵情于声色,毫无道德感。他的生命力过于旺盛,欲望又往往过于炽热,有时他竟然完全受制于自己的情欲,不能集中精力地去作画,直到有女人进入他的工作室,满足他的欲望,他才能把画画完。他常和情人、妓女睡觉,并以她们为模特儿创作作品。他的大约50幅圣母像就是根据她们的模样画成的。妓女的形象在他手里竟变成了圣母的形象,这简直是对圣母的亵渎!即便如此,在当时的社会中,他还是获得了完美基督徒的声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