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5页)

ge比肩的两大奇观。几年来,几乎所有的欧美流行音乐界的大师级人物都曾热衷于“Unplugged”。象埃里克·克莱普顿、斯汀、涅槃乐队、鲍勃·迪伦……而在国内还是极为少见的事。尤其是作为一场“不插电”音乐会更是绝无仅有的事。黄燎原说,这次音乐会在邀请了国内歌手加盟演出的同时,还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上千首新歌中挑选了10首作品。这次音乐会将出实况CD。

黄燎原说,由于众多的原因,这次音乐会没有得到一分钱企业赞助。尽管非常遗憾,但不办不行,好在我们不会让所有热爱音乐的人失望。

“不插电”是一种倒退,从现在回到过去;“不插电”又是一种进步,从过去现在至将来。

黄燎原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但是音乐制作人和乐评人,而且还出过诗集、散文集和译诗集,并且8岁开始学摄影,在大学修欧美文学……

黄燎原还是一个具有独创性格的人。他是黄群黄众的《江湖行》、曹葳的《情歌唱晚》的音乐制作人,也是大陆第一张单曲盒带刘婕、张林的音乐制作人。他还为流浪歌手栗正进行了包装,将于6月份推出栗正的风格怪异的《坦白交待》,还将推出用人声代替乐器的《板腔艺术》和曹葳的只有语音,没有语言的《无字歌曲》,并设想于95年8月举行“中国首届流行音乐节”。

“站在流行音乐的边缘,鼓噪和歌唱”,这是黄燎原与其同仁的口号。

看着黄燎原,我想,这瘦瘦的家伙今后不知会在中国流行乐坛上掀起多少风浪。我与大家一起期待着。

1995年5月写于北京

“你和郭涌的相处也是这样一种交流吗?”

“我在看不插电彩排的时候,有一个歌手叫郭涌,在彩排,唱的不错。我看见一个帮他伴奏的女孩子坐在下面,是吹笛的,我就跟她沟通。我说我要采访郭涌,能否帮我约一下?她说好啊,后来就帮我约了。因为白天看彩排的人不多,而且不插电演唱会演出的都是一些没出名的人,一些地下音乐人。那个女孩子后来说,‘我一看见你进来,我就觉得你与众不同。’那时候我就想,到底什么地方与众不同?我一直在疑惑这个问题。

“她后来跟郭涌说了,我要采访他,郭涌以为我是顺口一说吧,但没想到真的约他了。几天后的晚上,我到郭涌的家,他家在鼓楼。我们聊得特别好。郭涌也是当了老师,后来不当老师做音乐了。半夜没地铁了,打车黄面的也要10多块钱。为了省钱我就住在他家了,他睡沙发我睡床,聊得很晚。

“郭涌是重庆人,他的音乐我挺喜欢的。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别无选择的道路——郭涌印象》发到报纸上。

“我采访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记者是《人民公安报》的责任编辑,我很多稿都是在他那儿发的。郭涌的父母及同事都看到了那个报,特别欣慰。我们采访以后经常沟通,后来他搬到中央音乐学院附近,离我住的平房不是很远,所以我经常去。我有一张单人的照片就是在他们小屋旁拍的。那时候我还是他们的心理辅导医生,因为那边住了很多地下音乐人,马条和女友还经常闹一些别扭。其实我自己也很落魄,但我还是会给他们做一些调整。当时有一个中央音乐学院弹钢琴的女孩吴寒冰,经常和大家一起玩。她准备出国比赛,我还说,等她获奖,我去采访。好多年了,没有消息了。

前往德国巴登·巴登(6)

“后来郑钧出了一个专辑《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听里面有一些云南的音乐元素,跟郭涌的音乐很像,我打电话跟郭涌说,‘你多可惜啊,一直没出来。’他也是没有钱。

“后来他签了汉唐公司,黄燎原拍了一部电影《城市爱情》的时候用了郭涌的音乐。我当时觉得他可能因此会出来,但是这个电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