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3/4页)

己没有原则性损党害民,时刻谨记着自己吃亏百姓受益,这样的干部在任何时候心里想的都是别人,工作干不好食难咽夜难寐,实绩不上去都难。”

艾蕾说:“陆秀荷说过,王鹤立这个人德行都过硬。”

“光是这一点还不行,”何伟力说:“实绩突出至关重要。”

“当然啰,没有实绩是难以服众的,所以要提拔那些思路好、能力强、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一方面可以‘赏以劝善,罚以惩奸’,极大调动广大干部安心岗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打击那些混迹官场,无所事事,心术不正的关系学干部,起到‘提拔一人、打击一片、激活一片、带动一方’的效果,净化选人用人风气,形成一种正面的用人导向。另一方面提拔这样的干部能为一方百姓带来福音,他们敢抓善管,工作中有思路、有激情、有韧劲,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小的贡献,为当地百姓解决困题难事。” 何伟力一口气说了一大通。

艾蕾说:“你说的我也懂,王鹤立正是思路好、能力强、实绩突出的干部。以前的我们不了解,但在何家祠堂的发现、立项、修缮的一系列工作中就可以看出来。”

“我承认是这样的,但是群众公认不可小觑。要选拔那些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干部,群众才会信任党和政府。依赖党和政府,把党和政府当做亲人,才愿意跟党和政府说真话、实话,愿意支持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愿意执行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我们的领导干部在使用自己的权力时才能符合实际,贴近基层,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拔那些脱离群众、不关心和解决群众诉求及疾苦的干部,不仅损坏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不利于国家政策法规的执行贯彻,所以选拔任用干部群众公认不容小觑。”何伟力滔滔不绝。听起来好像是在大会上作报告一样。

艾蕾说:“对了,那就赶紧提拔他。下面的人对他也很佩服。”

“那可不一定,像他这样的人,下面那些不可能都说他的好话。不是有人说他清高,还有人说他心高气傲吗?”何伟力看了看艾蕾。

“那你认为呢?”艾蕾反问道。

“当然我们应该客观地去看问题。”何伟力说:“我们只能坚持干部提拔任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干部选拔向来是社会群众热议的话题,也是干部队伍自身关注的焦点。干部得到提拔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众说纷纭。但以下几个基本条件应该同时具备:

一是工作需要。干部的提拔使用,不是为了享受一种待遇,更不是为了个人面子好看。在实际工作中,有人会说,我工作时间很长了,应该享受一个什么样的待遇。或者说,干副职很长时间了,要求享受一个正职待遇。干部选拔是工作需要,哪里有职位空缺,哪里就需要配齐和健全;哪里的工作上不去,哪里就需要充实力量。调整干部就是要形成一种正确的用人导向,让想干、肯干、会干的得到提拔重用;对不干工作、干不好工作的进行组织调整。不能说干了多少年就应该提拔,也不能说因为是一个年龄段的,别人提拔了,我也应该照顾一下。对干部工作来说,决不能让老实人受气,让干工作的受到不公正待遇,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二是组织信任。用干部,目的是为了工作,必须要用那些水平高、能力强、肯干事的同志。但仅有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我们党选拔干部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有德无才不成事,有才无德会坏事。如果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德有毛病,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就会把这个单位搞得乌烟瘴气,不但工作上不去,人心也涣散了,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事业受到了损失,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这样的干部,组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