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部分 (第2/4页)
你怎么知道是散热。或许。。。。。。副,副总统!”
周厚坤还准备说可能是密封环密封性不足,扭头准备反驳一番时,就见到杨秋带着苗洛和谭延辏У裙僭辈恢�问弊吡私�矗�对兜毓こП0不钩�约杭访寂�郏�且馑际恰拔颐鞘翟诶共蛔∫才懿坏舭 薄�
二战前的航空技术说到底就是拼发动机,谁的发动机好谁就占据更大优势,所以杨秋格外重视发动机技术。从海军的锅炉、蒸汽轮机到大型柴油机,陆军的汽油机、柴油机,还有空军的液冷和风冷都极为关注,当初的莱茵兰计划中很多都和发动机有直接关系。他其实不他懂发动机,只因为前世在大众汽车厂混过几年,知道些发动机故障时的表现,现在这个情况和过热熄火很相像。
巴玉藻和四周的工作人员都被吓了一跳,不少人甚至激动地直揉眼睛,他们不看杨秋倒把大部分目光投在周厚坤身上,似乎要让他确定一下。
16年杨秋访美时,周厚坤就见过杨秋还一起参加过海军安海级战列舰下水仪式,怎么会看错人呢。倒是杨秋大大方方,故意皱着眉说道:“我是来看看创业金使用情况的,现在看来还算不错嘛。”
杨秋当年支持的5万创业金帮了很大忙,利用欧战最后一年机会飞机厂也赚了不少钱,但周厚坤出任总设计师后就积极推进新技术研究,加上巴玉藻也支持先积累技术,所以这段时间钱像流水般哗哗的消耗,就刚才还烧了至少4000千。所以说话时底气都不足了,说道:“谢谢副总统的支持,不过我们现在。。。。。。。。”
“哈哈。。。。。。谭省长,你看他们都成了什么样子。放心吧,我只是开玩笑。把钱花在技术上,总比那些发了财就想着买车买地的暴发户好。”杨秋笑笑,指指发动机对周厚坤说道:“还愣着干什么,看看我猜的准不准。”
一番轻松地话语让大家都呵呵笑了出来,七手八脚拆开发动机检查起来。
“内部烧灼严重,的确是过热,不过气缸密封型也有问题。副总统,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周厚坤认真检查完后,忽然想起杨秋不是学机械的,不由好奇的问了句。
“早年去重庆,恰好见到冯如他们的实验,也是这个模样所以就记了下来。”杨秋胡诌说完后,问道:“为何不合重庆联手搞新发动机呢?这个东西可是最耗钱的了。”
杨秋说的没假,仅汉阳和重庆在内燃机上每年的科研投资就高达十几万。所以航空业绝对是烧钱行业,即使美国也大部分都要靠富商赞助才行。如果不是欧战的订单刺激,世界航空业也不会有今天的盛景。
周厚坤和巴玉藻对视一眼,他们何尝不知道这项研究很贵,只是。。。。。两人咬咬牙忽然向旁边工作人员使了个眼色。走到左边,在杨秋等人诧异的目光下,一左一右将大布帘缓缓拉开。
当这块大家以为都是防灰帘布拉开后,就连杨秋都倒瞪大眼睛吸了口气。
眼前,银光闪闪!
。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三六章 改革和危机
全金属飞机?而且。。。。。。还一改双翼和上单翼的主流思维,采用了标准的下单翼!翼根部位用铝皮贴层圆滑过渡。
到底谁是偷渡客?
陪同视察的蔡锷也愣了,苗洛心里一直想金属怎么能飞起来?谭延辏Ц纱嘧呱先ィ�们妹善と范ㄊ墙鹗艉笞肺实溃骸霸袒��飧鍪前滋�模俊�
“不是铁,是重庆研制的合金铝。”无论是巴玉藻还是周厚坤,亦或者是旁边那些技术员和普通工人,越看到惊讶的神色就越是抑制不住开心裂开嘴角,为大家介绍:“主支撑结构部用的是钢管,外面用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