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部分 (第3/4页)
金铝做蒙皮,我们还修改了整流罩和机翼外形,吹风实验也已经做过了。”
望着激动地两人,杨秋也很高兴,但他的高兴和其他人不同。其实这个世界还没有能让他惊讶的飞机,他高兴的是外形和理念!因为如果光看照片,肯定会认为这是一款1930年后的产品。
全金属飞机并非什么新技术,早在1915年容克公司就制造出世界第一款j1型全金属飞机,第二年又推出j2型。莱茵兰计划中也带回大量德国研制全金属飞机的资料。除德国外,欧战末期法国布雷盖14型因为在机身骨架上使用大量金属材料,被誉为航空史上第一种进入大规模量产的以金属为机身主要材料的机型。同年研制的海东青丁型也首次在骨架、机头发动机舱和整流罩整流罩上使用杜拉铝。而且据吴青度汇报,王助等人也已经去去年开始全金属飞机的研制。
他高兴的是像这样一家民营企业。一些为了梦想自发组织起来的年轻人,在技术、资金和加工能力都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坚持梦想创造未来的信念和决心!他们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但想要把它送上天并能拥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却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看旁边的发动机就知道,他们同样遇到了全世界航空设计师都棘手的问题,与梦想相比却严重滞后的动力性能。谭延辏Р欢�际酰��痪醯萌贸林氐慕鹗羯咸煊行┮煜胩炜�W肺实溃骸霸袒��飧瞿芊善鹄矗俊�
欧战刺激了全金属飞机研制和潮流,刚回来的周厚坤最能感受这种差热潮。身为总设计师他的梦想就是抢在国外前面送一架真正意义上的全金属战斗机上天,怕杨秋不知道还特意解释道:“飞没有问题。这架飞机的主要结构是重庆研制的杜拉铝,重量比钢材轻很多。我们计算过。大约380马力就可以让它顺利飞上天。但这个马力还是太小,上天后的飞行性能会比较差,也不能搭载除飞行员外的其它东西,油箱只能保证飞100公里。”
谭延辏Щ腥淮笪颍�溃骸澳压忠唤�淳涂吹侥忝钦厶诜⒍��亍!�
巴玉藻说道:“发动机是飞机的最重要部件,飞机好不好第一重要就是发动机。要想这架飞机飞好起码要550马力,可现在各国的发动机都在350到400之间,所以我们就准备自己造一款。”
“对了,刚才副总统说的过热是什么意思?”
谭延辏�堑湫偷乇J毓僭保�训醚钋锫饭��鲜硬觳爬戳诵巳ぁW叩椒⒍��白邢覆榭雌鹄础J〕ぱ�手芎窭ぷ匀灰�鞫�馐停�档溃骸案弊芡常�肥〕ぃ�忝强凑饫铩!彼�缸欧⒍���咨厦苊苈槁槿缜Р阒叫巫吹纳⑷绕�档溃骸罢饩褪强掌�⑷绕�!�
“飞行时冷风会机头吹到这里,带走散热片上的高温。这样就不需要装额外的循环冷却水箱。但这种散热方式对铸造和精密加工要求很高!整个发动机连散热片都是先整体一次铸造成形,后靠手工打磨、酸铣和抛光,所以最熟练的工人每台这样的发动机也要1200个工时左右。我们精密铸造技术还不如欧美,所以工时和造价都不如国外,质量也不稳定。目前世界上精密铸造技术最好的是美国和德国,美国单个气缸散热片有71片。德国70片,我国目前普遍在55左右,散热和稳定性只有两家的8成。还因为铸造时常有砂眼之类的瑕疵,成品率只有5成左右,欧美却能到7成。…;
杨秋用手摸摸气缸上的散热片,心里暗暗苦笑。71片就多了吗?10年后大名鼎鼎的双黄蜂发动机的单气缸散热叶片就达到172片,而且全部都是精密铸造一次成型!由此可见美国的精密铸造技术到达了何种程度。而且精密铸造还是基础工业之一,从模具设计到最后的酸洗抛光,整个过程没什么特别的高新技术和材料,完全就是考验加工技术。且不说散热片这种薄如纸张的部位,光是出现砂眼气泡和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