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整理古籍 (第1/3页)
# 整理古籍 在古老小镇的边缘,有一座饱经沧桑的老宅,青灰色的瓦片层层叠叠,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岁月;斑驳的墙壁爬满岁月的痕迹,犹如一部无声的史书,默默记载着徐家数不清的故事。徐阳就出生在这座老宅之中,自幼,他便浸润在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里,家中长辈对古籍的珍视,如同守护家族最珍贵的宝藏,那些泛黄书页散发的墨香,成了他童年记忆中最独特的味道。 小时候,徐阳常常看到父母在地下室里忙碌的身影。地下室灯光昏黄,摆满了陈旧的书架,架子上的古籍层层摞起,有的书页脆弱得一碰就碎,有的被岁月侵蚀,字迹模糊难辨。父母总是戴着白色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阅、修补,神情专注而虔诚。那时的徐阳尚不明白,这些看似破旧的书籍,为何值得家人如此耗费心血,他只觉得那地下室是个充满神秘魔力的地方,吸引着他的好奇心不断蔓延。 每当夏日午后,蝉鸣悠长,徐阳便会悄悄溜进地下室。他踮起脚尖,从书架底层抽出一本画册模样的古籍,画册纸张厚实,绘满奇奇怪怪的图案——有腾飞于云海的蛟龙,鳞片栩栩如生;有身披祥瑞之光的麒麟,周身纹路神秘莫测;还有些身着古装的人物,眉眼间透着说不出的古韵。徐阳看得入迷,小手不自觉地摩挲着书页,却不慎扯下一角。他吓得小脸煞白,心脏狂跳,慌乱地将古籍塞回原位,飞也似的逃出地下室,此后好些天都不敢再靠近,生怕被父母发现。 随着年岁渐长,徐阳对古籍的兴趣愈发浓厚。上学识字后,他开始尝试解读古籍上的文字。那些文言文艰涩难懂,像是一道道谜题,却也激起了他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儿。夜里,做完功课,他便窝在台灯下,对照字典,逐字逐句钻研古籍中的语句。遇到实在晦涩的段落,他就跑去请教镇上退休的老教师,老教师戴着老花镜,翻着古籍,啧啧称奇:“小阳啊,你家这些古籍可不简单,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宝贝,里面藏着的学问,够你琢磨一辈子喽!”这番话,让徐阳愈发笃定要深入探究这些古籍的价值。 高考填志愿时,徐阳不顾父母劝阻,毅然选择了古籍修复与文献学专业。父母虽忧心他日后就业艰难,但见他目光坚定,也只好默许。大学时光,徐阳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图书馆里,有关古籍的书籍资料被他翻了个遍;课堂上,他积极向教授请教古籍修复的技巧、版本鉴别方法;课余,他还参加各类古籍修复实践活动,手指被浆糊黏住、被修补工具划伤是常有的事,可他从未喊过累。 寒暑假回到老宅,徐阳不再是那个只懂偷看的孩子,而是正式加入父母的古籍整理队伍。此时,他才真切体会到这项工作的艰巨。徐家古籍数量庞大,年代跨度从唐宋至明清,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医术药理、家族史志诸多领域,因保存不当,不少古籍受潮发霉、虫蛀鼠咬,惨不忍睹。初次面对破损严重的古籍,徐阳心里直发怵,手都不知该往哪儿放,生怕稍有不慎,就给古籍造成二次伤害。 父亲看出他的紧张,拍了拍他的肩膀,递上一副新手套:“阳阳,别慌。古籍整理讲究的是耐心、细心,咱一步步来。”说罢,父亲示范起来,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古籍表面灰尘,动作轻柔得如同抚摸婴儿肌肤;再用特制药水喷洒,祛除霉斑,药水比例、喷洒力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最后,针对虫蛀孔洞,父亲取出宣纸、糨糊,裁剪出合适形状,一点点填补、黏合,修补处平整光滑,与原书页浑然一体。徐阳看得目不转睛,暗暗记下每一个步骤。 在父亲指导下,徐阳开始独立修复古籍。他接手的第一本古籍是明代的医书,书页泛黄酥脆,边角残缺不全,书里还有不少被蠹虫钻出的密密麻麻孔洞。徐阳深吸一口气,按照流程,先为古籍“沐浴除尘”,软毛刷缓缓移动,灰尘簌簌落下,他额头却沁出细密汗珠,生怕用力过猛。祛霉时,药水味刺鼻,熏得他眼眶泛红,却不敢有丝毫分心,紧盯书页变化,确保霉斑清除干净。到了修补环节,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