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自序:旅行,遍览世间风景

有故乡的人,一定不会是老在一个地方呆着的。

“天津是我的第四故乡。”

2009年4月,我出差天津,与当地人套瓷说——假使在一个地方连续呆半年以上,便可称作故乡的话——第一故乡当然是家乡;18岁后,来北京上学、工作至今,时间已经超过在家乡的时间,算是第二故乡;期间去香港生活三年半,算是第三故乡;大学期间,在天津实习半年,应该算是第四故乡了……

此外,这些年得工作之便,从大的行政区划上来看,走遍了除台湾之外的中国省份,偶尔也去国外走走。时间虽长短不一,长则以年月计,短的只有三两日,这些生活、工作的经历,或公或私,个别可能还会在个人简历中增加几行。长远来看,有如人生中的一次次迁徙或旅行。

享受旅行的快乐,已然成了我的一种追求和乐趣。

乐趣从何而来?

寄情于山水,是简便易行的了。在山水之间取己所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得其乐,也乐在其中。

旅行中,我更偏爱的是瞻顾历史遗迹。这其中,或知名或不知名,既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实物,背后还有值得玩味的故事。

能够留存下来的历史遗迹,本身一定有其独特的价值。有些直观外在,有看得见的风景,其背后的人与事,虽无形,却又组成另一道看不见的风景,可能更生动和惊心动魄,意味无穷。由物而人、而事,引出一段历史,牵出几段逸事,遗迹便活了起来,不再仅仅是静态的实物。

山水风景的背后,常常与人、神密不可分,会有许多传奇故事与之关联,或确凿无疑,或牵强附会,因与山水贴切、巧妙的结合,成就一道新的动态风景,亮丽而富有韵味,凭添几分人文色彩。

寻找风景背后的故事,光靠解说词是不够的。徜徉在这些风景之中,我总不忘采风于民间,从故纸堆中理出它们的历史源流和趣闻逸事,在人与景、人与人、人与历史的互动中,找寻灵感,获得惊喜,以至于浮想联翩,怡然自得。

谁曾想到,走到风景之中,如今时兴的却是发呆:置身世外,脑子一片空白,让自己彻底地轻松和放松。深居闹市、奔波于职场的人们,心底难免会有这样的渴望,只要下定决心,其实可望也可及。

旅行中的发呆,也是一种境界。发呆,并不就是什么都不想地发傻发楞,而是抛开烦恼,远离压力,说自己想说的话,想自己想想的问题,做一点自己喜欢做、感觉又放松的事。这种自由和快乐,乃至精神上的愉悦,平日里难以企及,我在旅行中常常孜孜以求。

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旅行中,或观察,或思考,或欣赏陶醉,或品评感叹,于是有了《芷江旧事》、《走在阿炳故里》、《凝固在阎府的历史》、《故乡的“笑问”》……还有《西藏旅行见闻》、《俄罗斯的面纱》、《走马观花巴阿秘》……既有旅行现场的记游,也有往日游历的追忆;既有看得见的山物风貌,更有背后看不见的人文风景——我想展现的就是这样一副立体而有景深的风景。自己欣赏的同时,以图文的形式把它们呈现出来,与人共赏,与人同乐,不亦乐乎?

书名《游方记》,取“云游四方”之意,表明的正是我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意趣。

旅行就是看风景,但风景并不都在风景名胜处。静下心来,懂得了欣赏,则留心处处皆风景——人生,也不过是次旅行,真有了这样的心态和心境,便时时刻刻、随时随地,仿佛都在旅行,遍览世间风景。

同去?同去!

2009年5月17日晚于官园

txt小说上传分享

芷江旧事

出怀化西行约一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