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四十五 (第3/7页)

好书推荐: 玄舞九变

出资任印到五万多部了。

此书即普陀山志之卷首,以卷帙多,故别行也。山志新修已脱稿,尚待(光)校正过,方可刊行。(光)以事繁,恐在明年方可付手民耳。

这本书就是《普陀山志》的首卷,因为《普陀山志》卷数较多,所以出单行本。《普陀山志》新的修订本已经脱稿,等我校对过后,才可以刊行。我因为事务繁杂,恐怕要在明年才可以交付排印了。

书出,当寄赠一二部。至谓各教之同异处,人多偏执,或执其异,则是不知道本之见。或执其同,则是不知各教之发挥修证浅深大相悬殊之见。

书出版后,应当会寄赠一、二部给你。至于说到各个宗教之间的同异之处,对此人们大多偏执,或者执着于它们不同,这是不知晓道学根本的误见;或者执着于它们相同,这是不知各个宗教,发挥修证的浅深程度,大有差别的误见。

阁下且勿论其同异,如不以佛法为非,祈息心研究而修持之,久则自知其道体道用之同而不可相等,异而不可歧分之所以耳。

你暂且不要讨论各个宗教的同异,如果不认为佛法不对,祈望你专心研究而修持。时间久了自然会知晓:道的体与用,同但却不能相等,异但却不可分歧的所以然。

佛法渊深,大聪明人,尽平生心力,尚研究不得到详悉处。然佛法随机施教,若欲得其实益,即从特别超异之净土法门研究而修持之,则颇省心力,实为最要之道。

佛法渊深,大聪明人,竭尽平生的心力,尚且研究不到详尽之处。然而佛法随机施教,如果想要得到实际的利益,就从特别超异的净土法门来研究修持,就比较省心省力,这实在是最切要的妙道。

阁下身居世网,又苦无知识请教,若不以(光)之文字拙朴见弃,请详阅文钞,依所说而修持之,其为利益不可思议。

你身处世俗尘网,又苦于没有善知识可以请教,如果不以我的文字拙朴而嫌弃,请你详细阅读《文钞》,依照书中所说而来修持,其中的利益不可思议。

然(光)之文虽刺目,而多引经论成言,或宗经论意义,必须竭诚尽敬而阅之,方可得其利益。语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泥塑木雕之佛,作真佛敬,小则消灾增福,大则超凡入圣,其利益在自己之诚否,不在佛像之真假也。

然而我的文章虽然刺目不中看,而大多引录经论的成言,或者宗于经论的意义,必须竭诚尽敬来阅读,方才可以得到其中的利益。谚语说:"如果谦卑恭敬他人不够深切,就不能得到他的真传"。泥塑木雕的佛像,当作真佛来恭敬,小则消灾增福,大则超凡入圣,所得到的利益多少,在于自己诚敬与否,而不在于佛像是真是假。

阁下果能以此意息心静阅而力行之,则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法门良朋善友矣。愿勉之,勿虚此望,则幸甚。

你如果能够照这样专心静阅而努力行持,就成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法门良朋善友了。愿你多加努力,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就非常庆幸了。复裘佩卿居士书一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则现在之宽宏习性,即可转变宿生之褊 (bi ǎn ) 窄习性。倘不加对治,则瞋习愈增,其害非浅。

你所说的瞋心,是过去世的习性。现今既然知道瞋心有损无益,就应该在面对一切事的时候,都以海阔天空的肚量来容纳。那么现在的宽宏习性,就可以转变过去生中的狭隘习性。倘若不加以对治,那么瞋怒的习性就会更加增长,其中的祸害不浅。

至于念佛,必须按自己之精神气力,而为大声,小声,默念,及金刚念(即有声,别人听不见者,持咒家谓之金刚念)之准则,何可过猛,以致受病。此过猛之心,亦是欲速之病。今既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