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二十五 (第4/7页)
别人,而居士当中,竟有人认为我说的是邪见。佛法的真义,沉隐暗晦到如此地步,我非常痛心悲叹啊。现在特别披露陈述心中所想,敬求您来印证,并乞求您详细加以阐示,这是众生的幸运,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幸运啊!
* * *印祖回信:
详观来书,不胜钦佩。阁下欲令一切人亲见本来,直登上品,观经所谓读诵大乘,解第一义,发菩提心,劝进行者,其阁下之谓乎。
详细看了你的来信,非常钦佩你的发心。你想要使一切人都能够亲见本来面目 (明心见性) ,直登上品莲台。《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说的:“读诵大乘,解第一义,发菩提心,劝进行者”,说的不就是阁下你吗?
虽然,说法当须观机,若不察机,妄投法药,则与庸医以药杀人无异。
虽然如此,宣说佛法必须要观察听法者的根机。如果不观察对方的根机,就错妄的投下法药,就与庸医以药杀人没有两样。
须知禅净二宗,归元是一,修法各别。禅以彻见本来面目为宗,净以信愿念佛求生为宗。
必须知道,禅宗净土二个宗派,归元本是同一,但修行的方法,各不相同。禅宗以彻见本来面目为宗旨,净土以信愿念佛求生极乐为宗旨。
使世皆上根,则阁下所说,诚为有益。而上根甚少,中下甚多,不教以信愿求生,而教以参究是谁,参而得之,固为大幸,尚须重发切愿,以求往生。
假使世间都是上根之人,那么阁下你所说的,确实是有利益。而实际上世间的上根人很少,中下根的人很多。如果不教他们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而教他们来参究念佛是谁。假如参究成功了,这自然是大幸,而接下来也还是必须再发起深切的愿心,来念佛求生净土。
若参而不得,以心中常存一不知是谁不能往生之念,则断无与佛感应道交,亲蒙接引之事矣。
如果参究没有成功,那么因为心中常常存有一个"不知念佛是谁,就不能往生"的念头,从而就断然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亲蒙接引了。
而今之参者,其能真到大彻大悟地位者有几。夫知念佛的是谁者,乃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
而现今参禅的人中间,能够真正参到大彻大悟地位的有几个呢。知道"念佛是谁",说的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
勿以余人论,即阁下亦未曾到此地位。何以知阁下未到,以到则决不敢说灵峰梦东为就愚夫愚妇立说,而不知是谁,即老实念,死心念,亦不得名为老实死心,纵使日夜十万,于生死有何相干,及谓古人专主持名为罢参后事,初心不可效法等语。
不要以其余的人来讨论,就是阁下你也未曾到这个地位。怎么知道阁下你没到呢?因为如果到了,就绝对不敢说“灵峰梦东为就愚夫愚妇立说,而不知是谁,即老实念,死心念,亦不得名为老实死心,纵使日夜十万,于生死有何相干,及谓古人专主持名为罢参后事,初心不可效法”等言语。
由是言之,阁下之心,实欲自利利人,阁下之语,实为自误误人矣。切请缄默莫说,否则如来普度众生之一大法门,被阁下关塞锢蔽,莫由开通,其罪当与谤佛谤法谤僧相等,可不慎乎。
由此说来,阁下的心,原本想要自利利人,但阁下的话,实际上是自误误人啊!千万请你闭口不要再说,否则如来普度众生的一大法门,被阁下你阻塞禁锢,而不能畅通了。这个罪过应当与谤佛谤法谤僧相等,能不谨慎吗?
阁下之见,以不知契理契机之所以然,妄执利上根之法,而普劝一切修习,遂成偏执谬见。以不合机之法,妄行劝修,谓为佛法真义。
阁下的错误见解,是因为不知道阐扬佛法要契理契机的所以然。错妄地拿着只适合于利根上根人的法门,来普遍劝导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