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集《妙法莲华经》 (第2/7页)
看净土宗,它不是这个概念。净土宗要欣求极乐,它是要有心识的。你要观察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要作莲花观,要作正报观、依报观。诸位!一个人对极乐世界完全陌生,是不会往生的。对陌生的东西,《法华经》讲很清楚,《法华经》的假观第一个是什么?“如是相”。极乐世界的相状在你的心中没有生起,表示你跟极乐世界没有“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你连因地都没有,你结果也没有。就极乐世界跟你完全没有因缘,就这么回事。有些人念佛,他只跟阿弥陀佛结缘,他不跟净土结缘的。这很奇怪,好像他只想念佛不想往生。佛陀讲得很清楚,念佛是修皈依,往生要欣厌二门,要“厌离娑婆”,要“欣求极乐”。欣求极乐的前提,请你把极乐世界的相状在心中不断地观想,那个相是一个开关。没有相,它就不能创造潜在的功能,外在的因果。
那怎么样能够保持中道,能够有所放弃、有所追求呢?来看第一段。
,!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我们在面对妄想的时候,首先一件事,你从什么地方来?妄想是一念的真如本性(一念心性、真实的心性)一念的妄动,然后产生一种攀缘的心,这个攀缘心慢慢累积形成一团就变成妄想。所以它的本质是真如,它不能断灭。你看有很多人他不学《法华经》,他就是什么都不想,很多人不用第六意识的。他们会认为,第六意识是众惑之门,“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但是,第六意识,我跟大家讲,它是众妙之门,“诸佛正遍知海,从众生心想生”。你修六度,你也要去思惟,思惟六度的功德;你往生要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生起好乐。所以怎么办呢?首先你要知道,你调伏妄想,但是不能破坏真如本性。
所以它这个地方就是说,破妄而且要显真,就是等于是引导。就好像我们说是黄河泛滥,有人用围堵的方式,我就不让你泛滥,用一道墙把它堵起来。这是不对的。阿罗汉就是这样干的,他就是想受灭,他把第六意识给灭了,叫做灰身泯智。其实,你这个第六意识可好用了,它是众妙之门。你要发菩提心,你要忆佛念佛,都要靠第六意识的,所以叫疏导。就是你把打妄想的心,不要打在娑婆世界,把它引导到极乐世界,叫做忆佛念佛,要疏导。就是佛法说的不要断灭而转变,要转变不要断灭。当然这个地方就必须要实法的帮助。
我们看第四个,观法无我。
四、观法无我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
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
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
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
切莫把十界依他作本然。
我们也是一样,先看权法,就是观法。
这个心所缘的一切的人事地物,都叫做法。这个法是怎么来的呢?外道说是和合,小乘说因缘,其实都是错的,都是戏论。为什么诸法因缘生不对呢?诸位!我们以前刚学佛不是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吗?对不对?那么为什么在法华会上诃责诸法因缘生呢?因为这是方便说。诸法如果因缘生,那这个就是生灭四谛,就是生灭法。
其实,一切法不仅是因缘生,还要加一句,它是“唯心所现”。它是你一念心性受熏以后,受因缘的熏习变现出来。不是只有因缘,还有你一念心性。你那一念心性是根本,因缘、业力只是一个助缘。所以完全讲因缘生是不圆满的。小乘的因缘观跟外道的和合观都是错误的。外道就是在这个和合因缘里面纠缠,而失去了智慧眼,要么就落入断见,要么落入常见。
那怎么办呢?“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其实一切法是因缘所生,还要加一句话,“唯心所现”。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一切法没有主宰性,切莫把十法界的因缘所生法当作本来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