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5页)

,是不是没有什么影响?

没有影响,这主要是提高修养(修行)的不同方法或过程。

从学习和理解理论到实践的,叫解悟。从实践而体悟到理论的内涵的,叫证悟。实际上这两种情况是犬牙交错出现的,而不是绝对的。《圆觉大疏•上之二》:“先悟后修为解悟,先修后悟为证悟。”《宗镜录•三十六》:“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证悟。”《佛光大辞典》:“【解悟证悟】由理解真理而得知者,称为解悟,又称开悟;由实践而体得真理者,称为证悟,又称悟入。”

关于解悟、证悟的问题,我们还应该了解:

1、修养(修行)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很多人往往走了很多弯路才找到真理。

2、要意识到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往往是曲折的。

3、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印证理论。

4、要有闯关意识,在关口中不断提高我们的修养和能力,而不是束手就擒和守株待兔。

5、要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6、要有大无畏的精神面对苦难与挫折。

7、要意识到理论反映真理的局限性,必须要深入实践真正和深入领会。

8、要学会树立必胜的信心。

9、要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

10、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暂时先放一放,不要波及到自己的情绪,等时机成熟了解决起来会方便一些。

11、当困难过不去时,一定要内求自性,想一下我们还有哪些习气、毛病需要克服,哪些智慧需要提高。

12、“德”的问题是最大的,其实解悟、证悟的过程都不能离开“德”。

2007年7月27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最好的txt下载网

119、佛家没有幽默感吗?

119、佛家没有幽默感吗?

一位朋友留言:请问老师:学佛学的人有的时候让人感觉很正统,好象没有幽默感。请问老师,学佛的人应该

有些幽默感吗?如果有,那么,他的幽默感是什么样子的?与社会上的人的幽默感有什么不同吗?幽默与开玩

笑有什么不同?

佛家的幽默感是契合时机的智慧的表现。佛家不反对幽默。例如:

1、禅宗的禅机往往是非常幽默的,甚至有的令人捧腹大笑,于其中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2、布袋和尚是佛家从形象和禅机上都很幽默的人。他常常露腹欢喜,手执布袋,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人物。

3、《百喻经》是佛家比较经典的寓言故事集。其中“空中楼阁”等成语故事一直到现在还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这

些故事主要描写幽默可笑的事情,有很犀利的讽刺性,寓意深刻,社会上出版的书籍经常把它们按照笑话来看待。

4、《维摩诘经》中充满着幽默与生命的激荡,有很多智慧的语言。但是佛家的幽默不是不义语,没有令人想入非

非的黄话、黄段子,也不靠贬低别人来作为笑料,而是在亦庄亦谐中与人相处。同时,佛家认为要尊重老师、领

导、长辈等,更不能乱开玩笑,甚至不懂礼貌,没大没小。要注意孝敬和谦卑做人。其实,关心和照顾别人更容易

使他人受到感染,不一定非要用幽默的形式。

2007 年7 月27 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120、“脑筋急转弯”的意义探讨

120、“脑筋急转弯”的意义探讨

老师,请问如何看待现在孩子们学的“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不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