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4/5页)

事物的表象是存在于一定基础上的。

事物的表象存在的基础不是固定的,它会变化。

人的认识的基础与事物的表象存在的基础的界限是模糊的,正如主观和客观的界限一样,界限两边的可以在一定基础的变换上相互转换。从真实上看,既没有主观,也没有客观,既没有人的认识的基础,也没有事物的表象存在的基础,有的只是统一。

不仅仅是主观,客观也是人的认识,同样也是存在于一定基础上的,即使是人所认识的空间、时间、因果等及其由生出它们的和由它们所生的一样都是人的认识,随着基础的变化,它们必然变化。

在不同的基础上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表象。

举个例子来说,就可以是:

不同的人,看同一个事物,可能获得不同的表象。

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看同一个事物,可能获得不同的表象。

同一个人,在同一个时间,在不同的基础上,看同一个事物,可能获得不同的表象。

……

不能用自认为的必然来替代他人的可能。

发展是没有极限的。

本文所述的理论也是认识,同样是存在于一定基础上的,同样是表象。

好,上面的论述是下面即将展开的论述的基础。

3、人如何认识和对待自己的认识

人的认识是存在在一定基础上的,而这个基础是变化的,人自己甚至连都这个都没有真正地知道,在此基础上可以说,人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在某种方面上,可以表现为无知。

理解,使用一个表象,例如能力,而不使其成为一个负担,人的认识里面的善恶之分,产生,这不在于事物的本身,而在于如何理解、在于如何使用它。

无知同样也是人的认识。

由于人的无知,人的探索及其后果呢?难道不是同样也是人的认识吗?

对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如此,当然对他人的也同样如此,因为这些都是人的认识。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对待人的认识并不在于事物的本身,因为这只是表象,而在于理解、在于如何使用它,你可以去探索其存在的基础、联系等等,但请记住,人所认为的必然,并不是真正的必然就好。

人不会欺骗自己,但是会误解,而误解认识存在的基础只是其中之一……

天生确实是会掉下馅饼的,这同样是一个可能,但是,如果看见这个馅饼的人不存在了的话……

4、总结

真实是包容一切的,一个理论如果符合真实,那么它自然可以包容一切。

从本理论可以发现唯心和唯物之间、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之间、以实在论-独断论的方式,利用着本体论和宇宙论的论证,以那些永恒真理为根据,先验地描绘了世界的起源及其优异的属性(见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康德哲学批判)和康德的认识论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必然的对立,和本文叙述的理论一样,这些都是人的认识,都是存在于一定基础上的,都是一个个可能,都是真实的流出,都是事物的表象,不可能包容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一切,所以必须被超越,这是一个发展的进程,其本身即符合真实,“无极化境”却不仅仅如此……

有不少东西在我其他的文章中已经论述过了,这里就不论述了,或者论述地比较简单,敬请谅解。

上面有一部分是由康德的认识论而出的,但并没有固定于此,是理论更加统一一点,包容性大了一点吗?……

2008年6月22日星期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弗洛伊德的“创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