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 (第4/4页)

的石阡府城,走走停停,他们一直没有停下脚步,迈着因长途劳顿而疲惫的双腿继续前行寻找家园。他们且望且行,不觉已离开石阡府城十四公里,来到这偏僻而遥远的山谷时,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从此休养生息,定居下来,迄今已繁衍生息十九代有四千余人。江西人对风水、天文非常讲究,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明白,这个戏楼建在这儿的真正意义,其实这儿并不适合观众观看表演,主要因为风水很好,可以保佑这里六畜兴旺,家家平安!据说,当年周伯泉含泪离开家乡,是为了避难图存,究竟是为何避难,至今没有详细记载。也许,他当初苦涩的心扉不便于向后人敞开,但不管怎么说,周氏在此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看完了古戏楼,来到一片树林旁,导游黄桂蓉介绍道:

“我们看到的这里是一片古木奇树群,面积约有六十亩,由紫薇、丹桂、红枫、柏树组成。其中有四棵古枫树,高达近四十米,奇特的是它们呈‘北斗七星’状分布。关于这个说法,是经过相关测绘而来,这七棵枫树与北极相差五度,这五度代表了五百年,由此推断这个寨子已拥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传说是古夜郎国的遗址;古时进寨传说要下马跪拜,因此又有人推断这里是古夜郎国的一个诸侯国,为千年古寨增添了神圣的色彩。”(未完待续。)

第三五二章 石阡的民族村寨(二)

导游黄桂蓉继续介绍道:

“在这七棵枫树上栖息着上千只白鹤,白鹤们从不到其他古树上居住,每天早出晚归,在这个村子里,白鹤是村民们的吉祥物,白鹤每天如期而至,向村民们报着平安,所以在这个村子里,无论大人小孩,都很注意对白鹤及其他鸟类的保护,这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谐,也体现了村民善良、纯朴的内心。大家如果沾上鸟粪,千万不要惊慌,说明你将有好运降临哦!

“那么,当初周氏祖先为什么会选中这个地方作为栖息之所呢?因为这里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大家请看,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指廖贤河,右白虎指白虎山,后玄武指我们站立的龟山,当初他们来的时候并没有朱雀,这些鸟类是他们人为引来的。”

一行人来到了一棵桂花树前。

“这棵桂花树,也叫木犀树,四季常青。大家请看:这棵树是同根分叉的,又叫‘姊妹树’,一棵开白花、一棵开黄花,当地人给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金银桂’,据村民介绍,在遇到好年景,全部都会开黄花,意味那一年遍地是黄金。”导游黄桂蓉讲解道。

走到一栋楼阁前,黄桂蓉介绍说道:

“这座古建筑叫‘梓潼阁’,旧时称‘梓潼宫’,梓潼阁总占地约三千平方米。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明永历八年又捐资建阁一座,圣像四尊,清代康熙三年捐资重修;嘉庆六年修建左右配殿,圣像五尊。同治二年被苗匪烧尽,一位住持禅师邀集民众于同治六年重修。《重修梓潼宫序》石刻碑记详细记载了这段历史。前面的那条标语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留下来的,之所以没有被涂抹掉,主要是为了保存一些历史的原有痕迹。两边的配殿,曾经是周氏家族中的一位名人叫周国祯的与和尚的住所,传说周国祯为了方便朝拜神灵而居住在此,而和尚则是为了看护神像和每天敲钟。梓潼宫前过去有一口大钟,敲击时声震如雷,十里以外都能听见和尚敲钟。早上三下,晚上四下,喻为‘朝三暮四’!当年,梓潼宫僧众出入,暮鼓晨钟,香火旺盛,成为一方朝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