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 (第4/5页)
糊。
宗辅再次大笑:“洪君就不必费神猜测了,只管回报杜君,相信杜君一定会喜出望外。哈哈哈!”
洪皓与撤离喝返回建康府时,在长江北岸,金军前锋主将拔离速,在得到撤离喝的面呈之后,竟也异常爽快派出一条快舟,令人操舟送两位使者渡江。
果然,杜充看到完颜宗辅的回复之后,着实喜不自胜,待撤离喝如上宾。
三日后,两支大军进入建康城行宫(原南唐宫城)东面军营,分别是范琼军的一千正卒,孔彦舟军一千正卒。这两千精兵虽然不多,却是二将军中的精锐。这二将的军兵有近万之众,但真正的精锐,也就只有这两千而已,可见二将真的是把老本都拿出来了。
身为主帅的杜充,当然也不可落人之后,他也派出一千五百卒,其中一千为正卒,五百负赡兵。三股人马合并,共计三千五百步卒,其中正卒战兵,就达三千人。这样的正辅比例,在宋军中前所未有,就实力而言,已经相当于一支万人队的战斗力,甚至犹有过之。
杜充集结这样一支强大军力,究竟想干什么?打击金军?不可能!人家堂堂金军右副元帅都派出使臣,以为引导,难不成还引狼入室?这种事,宋国经常干,但金国绝对不干。
二月下旬,最诡异的一幕出现了:这支联合军队,在杜充、范琼、孔彦舟三将率领下,乘三十余艘大船,从建康城北栅寨门之水门出发,进入长江。
半日之后,三千五百大军出现在一片废墟的扬州西津口岸。而驻扎在真州,近在咫尺的金军,却对眼皮子底下的这支宋军视若无睹。随后,大军以唯一的一队骑兵为先锋,在撤离喝的带领下,一路北上。沿途但遇金军哨骑,便出示右副元帅令,并道明身份,随即通行。不仅如此,撤离喝甚至还向沿途金军所占领的州县,征调粮秣,以保障这三千五百大军,一路通行无阻,快速进军。
杜充、范琼、孔彦舟等人,无不对金人的“友好”帮助感激不已,感觉金人也不是那么蛮横无理、难以打交道的嘛。
在金军一路绿色通道之下,二月底,目的地,即将到达。(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九章 杜充的逆袭
井陉关,关口三面环山,面向平原,天堑地垒,扼守着自河北通往晋中的狭窄通道。
此关自靖康元年被完颜宗望攻破后,残破未修,直到建炎元年冬,天诛军歼灭入侵的金中路军,完全控制了井陉之后,才开始重新修葺此关。
重点修葺的,自然就是土门东阁楼,以条石砌基、拱券门洞,门洞上有砖石混砌楼阁。城墙高丈五,墙宽三丈,有门楼、女墙、雉碟、望楼,堪称齐备。天诛军在此常备一营驻守,以备真定之敌。
目下驻守井陉关的部队,便是左开的第一补充旅第三营,营指挥使刚刚被勾抽前往补充旅本部,担任新组建各旅新兵的训练教官。守关则由副指挥使暂时代理,而三营的副指挥使,便是许老三。
许老三当日率一都战士驻守马岭关,却几乎被韩常一个人团灭,许老三是唯一幸存者。虽然事后也因失守之罪遭到处罚,但不久就得到赦免(连军主本人都吃过韩常的大亏,小小都头又能奈韩常何?),并且因为天诛军急剧扩张而缺少基层士官,许老三更得到提升,随后被调来守备井陉关。
时近黄昏,井陉副守备许老三,此时正站在雉碟后面,与录事赵讷翘首远眺。
冬日黄昏,淡淡的光影下,井陉关前出现十余骑,许老三紧张地问赵讷:“怎么样?看清楚没有?是不是?”
赵讷手搭凉棚,张望半天。看着越来越近的来人,神色好一阵激动:“果真是范将军!前面那位定是杜相公无疑。副守备,来者可是当朝宰执,二品高官,位不在城主之下,又是本城盟友,万不可怠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