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十四 (第5/8页)

法师您乘愿再来,利益他人,自己虽然不用这个方法,应当为后学之人试一试,以教导后来聪明有智的人。如果是利根之人,一个七日、二个七日,定能得一心不乱。纵然像我这样昏昧愚钝根机低劣的人,想来十年、八年,或许可以得一心不乱啊!与玉柱师书

窃闻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随机逗教,说种种法,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已。然佛之知见,众生本具。而无始迷昧,浅深不同。

我听闻: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随众生机缘,阐扬教义,说种种法,无非想要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罢了。然而佛之知见,众生本来具足。但众生无始以来的迷惑暗昧,有深有浅,根性不一。

迷之浅者,随修一法,便得悟入。迷之深者,匪仗弥陀宏誓愿力,往生净土,决难克证。

迷惑浅的人,修任何一个法门,便可以悟入。迷惑深的人,如果不仗阿弥陀佛的宏誓愿力,往生净土,决定难以克证。

况兹一门,为诸法之归宿,乃修证之极致。如来初成正觉,说华严经,具无量法门,收一乘根性。而善财于证齐诸佛之后,普贤菩萨乃令发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并劝海会大众,咸求往生。

何况这个法门,是诸法的归宿,是修证的极致。如来初成正觉,说《华严经》,具足无量法门,收摄一佛乘的根性。而善财童子在证齐诸佛之后,普贤菩萨令他发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并劝华藏海会的大众,都求生极乐。

由是而诸大乘经皆悉赞扬,而净土三经专明其致。有谓净土为权渐小乘,而不肯修习,复障他修者。总因未能研究大乘经论,但执直指之指,未见自心之月。观华严行愿品可以知矣。

因此诸大乘经,都赞扬净土,而净土三经专门说明净土的情致。有人说净土是权教、渐教、小乘法,而不肯修习,又障碍他人去修。这都是因为没能研究大乘经论,只执着直指月亮的指头,没有见到自心的月亮。看一看《华严经》的《行愿品》就可以知道了。

而况迦叶,阿难,马鸣,龙树,智者,永明等诸大祖师,皆注经造论,极力赞扬。谓非六方诸佛之化身,两土教主之嫡嗣者乎。

更何况迦叶、阿难、马鸣、龙树、智者、永明等,诸位大祖师,都注经造论,极力赞扬净土。这难道不是六方诸佛的化身,极乐、娑婆两土教主的嫡系子孙吗?

所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矧 (sh ěn ) 兹末世,人根陋劣,知识稀少。舍此一法,其何能淑。愿兄于宗教之暇,略分心于此法。自利利他,报佛深恩。如或不无疑惑,当广阅净土经论。

所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况且现在末法之世,人的根机陋劣,善知识希少。舍此净土法门,怎能得到利益。愿师兄您在参究禅宗,学习教理的空暇,略微留心在这个法门。自利利他,报佛深恩。如果有疑惑,应当广泛阅读净土宗的经论。

而净土十要,断疑启信,乃破坚冲锐之元勋。当先读之。而弥陀疏钞并演义,尤为参研宗教之良导。愈当熟读而精思之,非徒发明净土而已。

而《净土十要》,断疑启信,是破除坚硬(怀疑),冲破锐利(邪见)的元老功勋。应当先读这部书。还有《弥陀疏钞》以及《弥陀疏钞演义》,尤其是参究禅宗、研究教下的良导。更应当要熟读而精思,并不是只发扬阐明净土宗的义理而已。

中峰谓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二书之谓也。又兄欲遍搜贤宗妙注,而疏钞二书,乃贤宗妙注之最切于身心修证者。当购而研之,其妙利非弟所能形容也。

中峰禅师说:“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就是指的这二本书。又者,您想要普遍搜集贤首宗的微妙注疏,而《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